|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心理師揭密 "這種人最容易被詐騙"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為什麼大家都知道詐騙存在,仍然一直有人被騙呢?甚至那些堅稱自己不貪心不會上當的人,被詐騙後因為怕丟臉,不敢和身邊的人說也不敢報案。來看看心理師分析,哪些人最容易被詐騙?


日本“大人的答案”網站詢問心理諮商師平井綾乃女士,哪些心態或個性最容易遭詐騙,首先,“過度依賴自己主觀的人”最危險。

Q.“我覺得自己不會被騙”,卻還是會有人上當受騙。究竟,為什麼會遭到詐騙呢?


A:“就算認為自己不會被騙,卻還是中招的人,我想可以稱他們為『過度依賴自己主觀的人』。這類型的人習慣以自己的信念或直覺做判斷,難以對事物進行客觀審視,因此遭遇詐騙的機率會提高。

尤其是高齡者,隨著年紀增長,判斷力下降卻難以自覺或不願面對,過度自信反而容易成為詐騙目標。”

Q.請介紹一下“容易遭受詐騙的人”與“不易遭受詐騙的人”在心理特征上的差異。

A:“與前述重疊,以自身經驗、當下氛圍或心情做判斷的人,因為無法充分驗證客觀資訊,所以更容易中招。此外,『過度輕信他人言論的人』也很容易遭騙,因為缺乏自己的信念或判斷標准,常跟著別人走,聽到看似有利的話就信以為真。




心理師指出,過度依賴主觀的人也越容易被騙。AI生成圖片

同樣地,『情感訴求較易動心的人』也容易被對方牽著走,詐騙成立的機率更高。而處於『憂郁狀態』時,判斷力也會下降,增加受騙風險。


相反地,不易遭受詐騙的人通常不會過度依賴主觀或直覺,而是會參考各種客觀資訊與建議,最後經過深思熟慮後自行做出判斷。”

Q.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預防被詐騙?

A::“預防詐騙時,最重要的是『越誘人越要小心』。例如在網絡交易時,一定要詳查過去的交易紀錄與他人評價,最好還能先諮詢他人再做決定。同時,要避免被對方的社會地位、頭銜或人品所迷惑;網絡上冒用他人身分非常容易,真相也難以確認。

此外,提到詐騙,很多人會聯想到被要求購買高額商品,其實小額詐騙更常見,誰都有可能受害,務必保持警惕。例如新冠疫情期間就曾發生“口罩詐騙”,民眾在詐騙網站支付口罩費用,卻遲遲未收到商品;也有人在網絡上看到稀缺游戲機的低價販售,付款後才發現收到的只有空盒。詐騙者往往利用人們稍縱即逝的判斷失誤,因此千萬不要抱持“我不會中招”的心態。”

近年詐騙手法多樣,愈是自認“我沒問題”的人愈要小心。即便平時已有警覺,也可能在一瞬間差點上當。尤其透過二手拍賣、網絡平台等交易,更要謹慎操作,才能讓自己安心無虞。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