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北京: 如今连北京人上海人也"省钱过冬"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国两个超大城市北京上海今年3月的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大幅下跌。中国居民和经济专家都分析提到,外资企业撤走、私营企业倒闭、人口下降、年轻人躺平等等因素都让中国的内需市场无法强劲起来,内需疲软可能成为长期现象。


据报道,北京今年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49亿元(人民币,下同),与去年3月同比大跌9.9%。整个一季度,北京消费品零售额为3,459亿元,与去年同比下跌3.3%。

上海3月份消费品零售额为1,280亿元,与去年同比大跌14.1%,一季度零售额与去年同比小跌1.1%。


中共今年1月推出扩大刺激消费的“两新”(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3月又推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在这样的情况下,北京上海作为中国一线大城市和中国消费标杆,其消费数据仍然难有起色。这令中共欲通过“做强国内大循环”,扩大内需,以国内市场需求反制美国关税的意图充满挑战。

专家:消费补贴刺激效应已衰退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教授孙国祥分析指出,“北京上海3月份商品零售额大幅下降的原因,首先是消费补贴效应的耗尽。”

北京上海已在过去两年大规模推动了消费补贴政策,那些需要消费的人已经消费完毕,而新需求难以持续,这导致消费刺激效应迅速衰退。

此外,一线城市由于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跌,居民财富缩水较大,人们因此转向防御性的储蓄,而不再继续扩张性地消费;另外,一线城市高负债居民在还贷后,可用于日常消费的可支配收入也在减少。

如今,居民防御性储蓄的加速显示出,在经历过疫情封控、经济下滑、裁员潮后,大量上海北京居民养成了“省钱过冬”的习惯。

上海居民王女士表示:“它(政府)促进消费,叫我们去买东西,换手机,换什么的,我用得好好的,去换它干什么?”


“要有条件谁不会消费,还要它刺激?这个讲法听着就不舒服。”王女士还说,“我有钱了,我想要什么就买什么,还要你来刺激我?”

孙国祥表示,中国的内需复苏非常脆弱,不能单靠补贴来拉动,而且那也只是短期刺激手段;再加上中国家庭的债务(如房贷)在收入中占比较高,这都让中共政府刺激消费的空间很有限。

专家:企业裁员打击居民对经济的预期和消费信心


日本东陶(TOTO)陶瓷洁具公司4月28日宣布将关闭该公司在北京上海的生产基地,这两处基地的员工人数共有大约2,000人。

这只是最近的一起外资撤离案例。在美中关税战和贸易战持续紧张的情况下,包括苹果在内的很多跨国企业纷纷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地区。同时,中国的很多私营企业也因为接不到海外订单而面临倒闭的风险。

孙国祥表示,北京上海作为中国最先感知经济冷暖的城市,那里的企业裁员压力比较大,这会直接打击居民对经济的预期和消费信心。

王女士说:“原来上海人很多,上海的外资企业多一点的。现在人口都减少了,单位撤掉很多,也都生存不下去,尤其小老板、小的私营企业关掉好多。整个大趋势、大环境不好嘛,人家都生存不下去了,都关掉了。”

她提到,很多年轻人躺平,“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把所有消费都降到最低。年轻人“躺平”的原因“主要还是没有希望,让人家看不到希望。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