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原来,1995已经隐入尘烟三十年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我在狐媚的春光里经过南宁火车站。这是2025年的暮春,满城的木棉花和三角梅壮烈怒放,遍地落红,像是刺客留下的作案现场。


心里微微抽搐了一下。三十年前,从福州归来的我背着巨大的行囊和两箱书,走出了南宁站,像一头离群的幼狮,开始独自在尘世觅食。

1995年夏季的南方天空高远,清澈。但那一年的阳光和云翳都被时光之剑杀死了。每个年份都是时代的弃婴,红尘的弃妇,但1995是我最深的疤痕。


所以,本文献给永逝的1995,献给已成琥珀的90年代。

01

前不久刷到一个短视频,说1995年春晚是史上最牛春晚,收视率近97%。

我愣了。那届春节我看过,有那么牛吗?

我是真没什么印象了。因为那个除夕,大四的我寄住在南宁亲戚家里,眼睛虽然盯着电视,脑子里想的全是自己投出去的应聘简历会不会石沉大海,以及,找不到工作该怎么办,是去打螺丝呢还是去当车匪路霸呢。除了刘德华的《忘情水》我有点印象,别的节目根本就不记得。

95春晚火爆完全合理,因为93、94年是内地华语歌坛的井喷之年,直接拉动流行音乐市场。多年以后,我认识了写出《你在他乡还好吗》、《潮湿的心》的作词家李广平,还偶然和老狼成了微信群友,每次看到他们的名字,都觉得恍惚回到90年代。

但在1995年,我关心的不是精神食粮,而是触手可及的粮草。

那一年,根据官方数据,大学毕业生总共80.54万人,其中本科生32.5万人。

我们91级是最后一届全公费生,也是最后一届包分配的毕业生。正是在我毕业那年,中国大陆第一次出现了大学生双选会,从前的媒妁之言变成了自由恋爱。

1995年1月,几千名应届生涌进了南宁民族大道的广西科技馆,把大门玻璃都挤爆了。上百家单位在那里招人。


如今的后生或许很难理解:既然都包分配了,又何必虎狼般夺食?

很简单,国家包分配的单位都好不到哪去,许多岗位的去向是县城甚至乡镇。而双选会上的绝大多数单位,都在大中城市,待遇和环境都好得多。

上个月,我回南宁装修老房子。黄昏中去坐地铁,望见拆除后重建的,造型诡异的广西科技馆,怔怔地站了一会,想起了1995的早春。




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是1222万。

我们当年,是抢到好面包和坏面包的区别,而现在的娃,是有面包和没面包的区别。我特别体恤他们的艰难。

三十年前的我瘦如A4纸,平素在大学食堂抢饭、在绿皮火车抢座,练就了一身泥鳅般钻缝的功夫,所以在双选会上如常山赵子龙般杀了个几进几出,把自己的简历送出去几十份。当然,全都泥牛入海。

那天站在夕阳里的民族大道,我心想,倘若时光倒流,如今发福笨拙的我,还能不能在人潮汹涌的双选会上挤到前面,望见面试官脸上的茸毛。

显然不能。

我在人海中杀出血路的惟一方式,是像在绿皮火车上那样,高喊一声:让一让啊,开水来了。

02

1995年的空气,暧昧而混沌。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