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大型翻車現場 全球首場機器人馬拉松 暴露了什麼?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個周末,很多人被北京亦莊一場“特殊的”馬拉松吸引了目光。


特殊在哪?

特殊在,主角並不是專業運動員。甚至都不是人。而是:人形機器人。




確實。前所未有。這場全球第一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很特殊。最後,天工贏得了比賽。據說,這位天工,已經是個跑步老手了。此次參賽,還使用了無線領航技術完成跟隨導航和長程路徑規劃,使用了電池快換技術實現長時間作業。

熱烈祝賀這名選手。下次去北京,請你吃飯。

但同時,也有一些踉踉蹌蹌的選手,引起了很多人的困惑。

你可以看看這些來自各個短視頻平台的視頻

“空頭組織的”2025北京亦莊“遙遙領先杯”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人機共跑”,離不開遙控器就算了,有的竟然還得背後拿根繩拽著,平常看宣傳片還以為各個都能去跑酷了。下周能炒的有:天工機器人,機器人散熱,機器人電池… pic.twitter.com/edlbyJoZmX

— Xiang Yang 向陽 (@TheXiangYang) April 19, 2025

視頻來源於網絡) 為什麼機器人的旁邊,還有工作人員陪著跑?這最累的,不是機器人,而是人啊。慢著慢著,為什麼有些“陪跑天團”的手上,好像還拿著遙控器?這是機器人,還是遙控玩具?怎麼動不動就摔在地上?什麼?還有人拿著噴霧,對著機器人的膝蓋猛噴?

天啊。這還是我在短視頻上刷到的人形機器人嗎?短視頻上的人形機器人,已經可以跳舞,打武術,側空翻了。怎麼一到真實世界裡,就變得脆弱無比了?人形機器人,到底行不行啊?前段時間,朱嘯虎的“人形機器人泡沫”論,引起了巨大爭議。難道,真讓他給說中了?今天的機器人,離真正走進生活,產生實用價值,到底還有多遠的距離?

一場本可以“秀肌肉”的活動,怎麼變成了大型翻車現場?


我想說,是的。這的確就是今天最真實的機器人。離我們期待中的樣子,還很遠。

這個“遠”,主要卡在兩個核心的技術點上。這次馬拉松,就非常直觀地暴露了其中一個。另一個雖然沒有直接展示,但同樣關鍵。

第一個卡點,叫做:空間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

什麼是空間智能?


如果,讓機器人在一個平整的、空曠的場地上,原地表演跳舞、打武術,那它現在確實可以做得很不錯。看上去也非常靈活。

但這種靈活,本質上是在展示什麼?是平衡性。

通過強化學習,讓機器人的算法能精妙地控制腿部關節,保持身體不倒。這很厲害。

但是,這只是機器人能力的一部分。真正的挑戰在於,當機器人要進入真實、復雜、動態的環境時,會發生什麼?

前面有障礙物,是繞開還是停下?遇到行人,要不要避讓?怎麼避讓?地上有個小坑或者一塊石頭,是踩上去還是跨過去?需要轉彎了,怎麼規劃路徑?前面是人行道,要不要上去?

所有這些決策,都需要機器人對外部的三維世界,有准確的感知、理解和判斷。如果沒有這種對空間的“智能”,機器人寸步難行。

這種對智能的要求,有點類似於另一個你可能更熟悉的領域: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汽車,本質上,就是一個長著四個輪子的機器人。一個車形機器人。它的核心挑戰,同樣是空間智能。同樣是感知環境,理解意圖,做出決策,規劃路徑。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0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