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史诗级美债风暴来了? 收益率影响一次看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美债抛售风暴来了? 近期在川普释出新一轮关税政策后,引发市场对美债危机与抛售潮的关注,美债收益率飙升至历史新高。 本篇将带你快速认识美债的基本概念与种类,解析关税政策如何冲击10年期与30年期公债殖利率,以及美债抛售潮对全球市场的连锁影响,并说明美债收益率怎么算、常见风险与购买渠道。


随着美中关税战升温,各界关注中国是否将以抛售美债反击川普关税,先前传出中国高层下令抛售部分美国公债,剩余部分也将逐步出清,不过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在4月15日表示,目前并未看到中国拿美债当武器。 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经济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认为,中国未必愿意抛售美债来打击美国经济,因为这样会使中国看起来像侵略者,无法打“受害者”牌。

美债是什么? 基本概念与种类介绍


美债,全名为“美国国债(U.S. Treasury Securities)”是由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债券,用来为政府支出筹措资金,并承诺在未来某个时间还本付息。

由于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与较高的信用评级,美债常被视为全球最安全的投资标的之一。 投资美债不仅可赚取利息收益,也能用来对抗市场波动,因此深受全球机构与个人投资者青睐。

美债的主要种类:T-Bills、T-Notes、T-Bonds、TIPS

美债其实有好几种类别,主要差别在于“投资期限”和“付利息的方式”,美债依照期限与结构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T-Bills(短期國庫券) 到期日为一年以内,没有固定利息,以低于面额发行,到期时一次偿付全额,也就是说以打折的价格买进,债券到期后拿回全额,就可以赚到中间的价差。

T-Notes(中期公债) 到期日为2至10年,有固定利率,每半年会支付一次利息

T-Bonds(长期公债) 到期日超过10年,目前以30年期最常见,同样会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

TIPS(抗通胀债券) TIPS为“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之缩写,本金会随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调整,具有抗通膨特性,适合担心通膨影响实质报酬的投资人,因为其本金会随着通膨调整,利息也是根据调整后的本金计算,所以物价越涨,拿到的利息也会越多,待到债券到期, 会拿到最初本金以及整段期间通胀调整后的补偿。


美债的发行机制与信用评级

美债是由美国财政部(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通过公开标售方式发行,买家可包括国内外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与个人。 美债的发行通常采“竞标”或“固定价格”方式进行,同时可透过次级市场交易提升流动性。

在信用评级方面,美债历来被视为全球最安全的债券之一,但也曾因美国举债上限争议而遭调降。 根据主流信用评级机构如穆迪(Moody's)、标普(S&P)、惠誉(Fitch)的评级,美债仍保持极高信用水平,是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核心资产。


川普关税政策对美债市场的影响

川普总统近期再次抛出强硬的关税主张,计划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的进口商品提高关税,引发全球市场震荡。 虽然除了中国以外的对等关税政策获得暂缓90天,但投资人对美国未来财政状况与经济前景产生疑虑,也对美债市场造成明显影响。

投资信心动摇,美债抛售潮涌现

川普政府近日推行“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市场强烈反应。 尽管他在4月9日宣布对部分国家暂缓执行,但在这之前,美债市场已出现剧烈波动。 市场担忧关税政策将导致物价上涨、经济成长放缓,同时加剧美国财政压力,投资人开始大量抛售美债,导致债券价格重挫、殖利率快速攀升。

财政部长贝森特向川普表达对经济与财政前景的担忧,并指出美债过去被视为避风港,但如今却遭资金撤出,显示市场对美国偿债能力产生疑虑。 川普本人也坦言:“我一直在关注债券市场,现在真的有点棘手”。 这波抛售潮成为促使政策转弯的重要转折点,也突显美债市场对美国内政政策的敏感程度。

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4.5%,创下新高

4月9日当天,市场出现大规模抛售潮,10年期美国公债殖利率短暂飙升至4.51%以上,创下近年来新高,反映出投资人对美国经济前景与政策走向的高度不确定性。 作为全球资金流动的风向指标,10年期收益率的剧烈波动,也让全球金融市场感到紧张。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