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中国芯片65岁"投资教父",决定出手拯救英特尔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英特尔新任CEO陈立武,在65岁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个“全网头条”。


4月1日,在成为英特尔CEO的14天后,陈立武首次面对行业,提了32次客户、27次工程、24次人才、21次产品、16次代工和15次AI。

这些高频关键词既是在总结他自己,也近乎完美地诠释了成立57年的英特尔——这艘芯片巨轮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陈立武这个名字,对半导体从业者并不陌生,这位出生于马来西亚的华人,与黄仁勋、苏姿丰、张忠谋等齐名,在他的前半生,围绕芯片打了“两场”足以改变行业的硬仗:

他创办的华登国际与台积电同龄,是VC中的“聚焦派”,主投回报周期长、失败几率高的半导体,率先将硅谷的风险投资概念带向亚洲的半导体产业;在临危受命执掌楷登电子(Cadence)的十余年里,第一次担任CEO的陈立武,成功带领楷登电子这家EDA巨头走向复兴。

现在,陈立武迎来自己的第三场硬仗——关于“如何拯救英特尔”。

显然,这一次他面临的棘手问题更多:备受质疑的晶圆代工业务、捉襟见肘的财务状况、竞争对手的围剿以及混乱的内部组织文化。

人们都在好奇,这一次陈立武究竟是重振英特尔雄风,还是将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1、为中国芯片“送钱”的伯乐

2004年11月2日,当60岁的尹志尧重回硅谷为他的新公司中微半导体寻找第一笔融资时,他或许不会想到,一顿午餐将会改变这家中国企业的命运。


彼时,中国半导体产业迎来「拐点时刻」,新世纪的钟声响起,半导体供应链开始第三次转移,外商入华投资中国成了新热土。

2000年前后,以中芯国际、展讯为代表的新生代芯片企业逐步开始探索中国半导体产业化的道路。但作为一个高度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所有人都面临一个核心问题:钱从哪里来?

即便是靠着风投崛起的硅谷半导体投资人,在面对一家刚起步的中国半导体企业时,也很犹豫是否要下注。

这个惯例的打破,正是从尹志尧和陈立武在伯克利共进午餐开始。


在陈立武和华登的背书下,马上形成一股投资热潮,短短十天的路演里多家投资机构迅速完成投资中微的决策。

尹志尧在后来回忆称:“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本来到硅谷准备融资1700万美金,结果在不到10天内,就有5100万美金的资金想投到中微。”

陈立武与中国半导体产业结缘,不止是中微。

作为中国乃至亚洲半导体企业背后的「关键推手」——华登总计操盘了200多笔与半导体相关的投资,其中包括中微、中芯国际、兆易创新。

尽管在圈外刻意保持低调,但在半导体投资圈内,目标精准、眼光毒辣的华登,可谓无人不晓,创始人陈立武更是一度被同行戏称为“芯片先生”。

在官方拍摄的纪录片里,中芯国际、联发科、展讯、兆易、澜起、格科微、矽力杰等一众半导体大佬轮番登场,集体感谢这位伯乐,不少人这才了解这家隐秘的半导体“捕手”。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Prev Page123456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23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