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特朗普: 特朗普試圖復制尼克松沖擊,但成敗取決於這一點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總統先生,我的哲學便是:所有的外國人都想坑害我們,而我們的職責就是先坑了他們。”美國財政部長用這番話成功地說服了總統,對全球經濟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沖擊。據一位總統幕僚透露,此舉旨在實現“世界經濟體系的可控解體”。


不,以上並非特朗普(专题)總統的團隊在4月2日發起“解放日”關稅沖擊之前的溝通。盡管“外國人都想坑害我們”顯然頗具特朗普式風格,這番話出自1971年夏天時任美國財政部長約翰·康納利(John Connally)之口。正是他成功地說服了尼克松總統,在數天後發起了臭名昭著的“尼克松沖擊”。

評論界人士應該心知肚明,不宜將特朗普目前發起的關稅沖擊描述成“史無前例”,且像過去所有挑戰現行秩序的“魯莽”之舉那樣,注定會失敗。相比今天,當年的尼克松沖擊更具破壞力,尤其是對歐洲來說。而正是通過由此引發的經濟破壞,整個體系的設計師才實現了他們最主要的長期目標:確保美國霸權伴隨著美國的雙赤字(貿易逆差與財政赤字)同時擴張。


尼克松沖擊的成功經驗並不能保證特朗普的版本一定成功,但它揭示了一個真理:美國統治集團的利益與大多數美國人民乃至全世界的福祉往往背道而馳。曾說服康納利采取沖擊策略的尼克松智囊團的成員之一,對此有過精辟論述:

“將市場視為公正仲裁者的想法充滿了誘惑。但當穩定國際體系的需求與對國家政策自主權的追求發生沖突時,包括美國在內的諸多國家都選擇了後者。”

接下來,他用一句話瓦解了西歐與日本(专题)在二戰結束後實現經濟奇跡的根基:“確保世界經濟的可控解體是八十年代的合理目標。”

發表這番高論十個月後,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出任美聯儲主席,並很快將利率先翻倍再提升至三倍。全球經濟的“可控解體”始於尼克松被康納利和沃爾克說服,決定摧毀當時依然穩定的匯率機制。但卻是日後美聯儲的大幅加息完成了最後一擊——其破壞力遠遠超過如今特朗普的關稅措施。

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曾擔任尼克松政府的財政部副部長,並於1979年至1987年擔任美聯儲主席。


因此,特朗普絕非第一位通過發起毀滅性沖擊讓全球經濟“可控解體”的美國總統;他也不是第一位刻意犧牲盟友以維系和換血美國霸權的總統;更不是第一位准備好讓華爾街在短期內受傷、強化美國長期資本積累的總統。半個世紀前,尼克松已將這套玩法運用得爐火純青。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今日西方自由派精英哀悼的那個“逝去的世界”,恰恰是尼克松沖擊帶來的產物。他們在譴責特朗普魯莽地沖擊全球經濟秩序的同時,卻在緬懷另一位美國總統制造的更大沖擊所締造的幻象——正是尼克松沖擊孕育了今天以新自由主義、金融化與全球化為代表的自由主義建制派。

尼克松團隊面臨的核心命題是:“當美國淪為一個赤字國,怎樣才能維系霸權?”除了采取緊縮政策(可能引發經濟衰退並削弱美國軍事實力)外是否還有其它辦法?


他們斷定,唯一的辦法就是與“勒緊褲腰帶”的做法完全相反:應該擴大貿易逆差,並讓外國資本家買單(也就是康納利說服尼克松采取的“先發制人”策略)。

這套讓外國人為美國的雙赤字買單的大膽策略,建立在重構資本流動的循環體系之上。這意味著打破自新政時期、戰時經濟以及布雷頓森林體系以來對華爾街的束縛。在壓制了銀行家四十年(以避免1929年的危機重演)後,尼克松的團隊選擇為他們松綁。但這種做法需要一套新的經濟理論與政治意識形態來包裝。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

在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與偽科學外衣下,銀行家們意識到,他們能夠在一個放松監管的環境中利用數以千億計的外國資本進行金融游戲,於是金融化的時代開啟了。這個以美國赤字支撐歐亞國家出口需求的新體系越是發展,維系這個刻意失衡的全球化系統所需要的貿易規模就越是龐大——於是全球化誕生了。

許多人把這樣的世界——也是美國“65後”、“70後”成長起來的時期——描述為“新自由主義時代”,還有人稱之為全球化或者金融化的時代。但這些說法本質上是一回事,尼克松沖擊開啟的時代最終被2008年金融危機動搖了根基。自2009年以來,雖然美國霸權依然在延續,但已失去了前進的動能。至少在試圖讓美國霸權煥發第二(還是第三?)春的特朗普主義者眼中,這個體系已經“氣數將盡”。這便是特朗普沖擊與其戰略布局的全部意義,包括采納加密貨幣等戰術手段所服務的目的。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5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