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想不到 亞洲最幸福的地方在這裡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萬維讀者網(Creaders.net)江夏編譯報道:英文《台北時報》發表喬治華盛頓大學護理學院副院長、衛生政策特聘教授楊德昌的文章說,根據今年的《世界幸福報告》,台灣全球排名從第31位上升到第27位,超越新加坡成為亞洲最幸福的地方。


雖然台灣正在轉型為全球科技強國,但我們的幸福感主要並非源於物質成就。台灣學者的研究揭示了一個更微妙的概念:幸福是一種平衡內部滿足感和外部關系的和諧狀態。這反映了我們的文化遺產,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智慧在這裡務實地融合在一起。我們已經了解到,控制欲望與滿足欲望同樣重要。

我們的經濟發展說明了這種平衡。在台灣的經濟奇跡期間,我們的社會雖然日益繁榮,卻仍然保持著非凡的節儉。即使在今天,我們的支出也經常集中在共享體驗而不是個人身份象征上。全家去太魯閣峽谷或阿裡山旅行通常比購買奢侈品更有價值。


也許最獨特的是台灣對幸福的辯證理解。我們的文化傳統沒有將幸福視為一種永恒的狀態,而是認識到幸福和不幸之間不斷變化的關系,將它們視為不斷變化的相互依存的對立面。這種觀點在面臨挑戰時提供了彈性。台灣的歷史體現了這種方法,將多個困難時期轉化為機遇,從戰後的貧困到民主化挑戰,從經濟結構調整到國際孤立。迎接每一次挑戰的不是絕望,而是適應。

甚至我們對兩岸緊張局勢的態度也反映了這種想法。盡管中共的威脅持續存在,但日常生活以非凡的正常和樂觀的方式進行。這不是否認,而是一種同時掌握矛盾現實的能力,即承認威脅,同時拒絕讓它們主導我們的集體意識。

台灣幸福的一個經常被忽視的方面是我們非凡的社會信任和公民參與。我們去年的選舉不僅展示了政治自由,而且展示了對超越黨派分歧的民主進程的根深蒂固的信任。權力的和平過渡、強大的公民社會和充滿活力的獨立媒體,都有助於形成一種作用意識和對未來的集體擁有權。




台北街頭夜景

在自然災害和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台灣的社區韌性通過公民自願遵守必要措施和自發的互助網絡而閃耀。這不僅僅是政府的效率,還反映了深厚的社會紐帶和相互信任。在疫情初期口罩稀缺時,人們排起了有序的隊伍,表現出一種超越單純循規蹈矩的集體理解。


社會學家稱這些無形的社會資源為“社會資本”,為生活的不確定性創造了緩沖。知道自己的社區會在困難中團結起來,這提供了任何保險單都無法比擬的心理保障。這個人際關系的安全網可能是台灣最被低估的幸福資產。

台灣的幸福公式在我們將傳統價值觀與現代抱負相結合中得到了獨特的表達。台灣選出了東亞第一位女總統,並在任何其他亞洲國家之前將同性婚姻合法化,但這些進步成就並沒有全面拒絕家庭價值觀。同樣,除了我們世界一流的國民健康保險體系外,傳統中醫實踐也保持著合法的地位。

台灣的經驗表明,幸福不是來自完美,而是來自個人與社區、傳統與創新、物質舒適與精神意義之間的平衡。我們不是通過宏大的理論框架來培養這種平衡,而是通過實用的日常智慧。

也許我們最大的貢獻不是半導體芯片或珍珠奶茶,而是這個活生生的幸福實驗室——古老的智慧與現代的挑戰在這裡相遇,人際關系仍然支撐著我們的幸福感。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