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多位专家建言 上调中国农民养老金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进入3月,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下称“CDF”)到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下称“博鳌论坛”),多位专家公开呼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因主要覆盖农村老年群体,下称“农民养老金”)上涨的步伐应该更快一些,他们预期的最终数值是上涨至每月400元―1000元不等。


农民养老金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近年来,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一直以定额调整的方式逐年上涨,已从制度建立初期的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143元。2024年和2025年,基础养老金每月20元的涨幅已创下制度实施以来的新高,此前年涨幅大多在5元一10元。

在CDF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说,目前,城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约为6000元/月,城镇退休职工约为3000元/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者中95%为农村居民,其养老金仅为220元/月,与前两者相比存在10到15倍的差距。这一现象表明,尽管近年来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已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养老保障等部分领域仍存在突出问题:一是水平较低,二是城乡差距显著。


市场高预期之下,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农民养老金的上涨更多依赖于各级财政转移支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农民养老金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下称“职工养老金”)的差异较大,未来应该尽力缩小两者差距,但同时也要合理安排进度,根据农民养老金的制度性质,在制定涨幅时最大限度地体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为何要涨

作为大量农村老人的一项稳定收入,农民养老金制度在减轻老年人支出压力、调节收入分配和进一步促消费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为缩小收入差距,政策文件多次提及要“提低、扩中、调高”(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调节过高收入人群的收入)。促进农民养老金增长成为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的重要举措。


3月25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博鳌论坛上表示,2024年农民养老金平均每月约240元,仅相当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低保标准的40%,远不能覆盖基本生活开支。

另一方面,提升农民养老金水平被视为促进消费增长的一个路径。


刘世锦表示,经测算,农村居民作为中国收入水平最低的群体,其消费倾向较高。例如,若向其提供1万亿元资金,其消费倾向约为0.8,即他们将拿出8000亿元用于直接消费。从学术角度研究消费乘数效应,大致为1.5,由此可拉动GDP增长约1.2万亿元。这将为年度经济增长提供近1个百分点的支持。在刺激政策的各项资金支出中,这项政策对增速的拉动力度是“靠前”的,对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底,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曾提出,通过计算发现,城乡居民养老金平均每月只有200多元,如果翻倍且由中央财政提供补贴,那么中央财政需要每年额外支出4000亿元左右。这一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能惠及1.7亿领取居民养老金的人和5亿多参保人群,政策事半功倍。这不仅能在短期内稳定和提振居民的信心,也能在长期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涨幅多少

不同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涨幅建议。

刘世锦建议,争取在一两年内,将农民养老金从200多元/月增加到400元/月,并用三年时间将农民养老金提升至600元/月,达到目前农村的低保水平。这一水平仍不算高,此后两年内再将其提升至1000元/月左右。即便如此,与城市退休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相比,仍存在数倍差距。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