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长城: 打造黄俄!长城以北,差点成第二个乌克兰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1654年,乌克兰的领袖赫梅利尼茨基,与沙俄签署了《佩列亚斯拉夫尔条约》。这标志着乌克兰正式与沙俄合并,成为了沙俄的一部分。


但是这份条约同样保证了乌克兰的独立性,像后来芬兰并入沙俄一样,当时的乌克兰不仅拥有相对的自治权,甚至还有自己独立的军权。

这一点又有点类似现在的车臣自治共和国。车臣虽然承认自己是俄罗斯的一部分,但他们拥有独立的行政管理权、财权、司法权,甚至连军队也是独立于俄罗斯之外的。


沙皇当然满口答应,白捡一块地不说,还得到了大批骁勇善战的哥萨克骑兵,这买卖太划算了。自治权就自治权呗,只要加入俄国大家庭,早晚把他们给同化了。

从哥萨克酋长国到小俄罗斯

俄罗斯,又称小罗斯,实际上就是乌克兰在沙俄时期的称呼。这地方被沙俄当成了本土以外,最为核心的地区,是需要重点打造和发展的。

但问题是,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虽然同属于东斯拉夫人,但乌克兰人在经历了蒙古人的统治后,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被波兰人所统治。因此,乌克兰人的文化,更偏向于波兰。

俄罗斯人在莫斯科公国时期,则被蒙古人统治了200多年时间,再加上东罗马文明的加持,形成了相对独特的俄罗斯文明。


这两者之间是有文化鸿沟的,因此,沙俄要想真正将乌克兰融入到俄国当中,就必须要用俄文化来同化乌克兰人。

不过,由于乌克兰本身是拥有自治权的,如果强行推行俄文化,反而适得其反。因此沙俄对乌克兰的同化过程,是相对漫长而温和的。




比如说,沙俄会专门在乌克兰建设一些俄语学校,将乌克兰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的孩子,送到这些学校去读书,让他们亲近俄文化。等他们长大了,继承家业后,自然就与俄国比较亲近了。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沙俄一点点拿走了乌克兰的自治权,到了1764年,沙俄直接取消了哥萨克酋长的头衔,取而代之的则是小俄罗斯执行管理委员会。乌克兰由此进入到了总督管理时代。这一年,沙皇派遣大名鼎鼎的鲁缅采夫担任小俄罗斯总督,负责摧毁乌克兰的自治权,努力将其真正并入沙俄。

沙俄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告诉乌克兰人:你们以后也别叫什么哥萨克人、乌克兰人了,直接叫小俄罗斯人,这多气派啊?以后你们就是二等公民了,和三四等公民比起来,你们和俄国更亲近。

从1654年哥萨克酋长国加入沙俄,到1764年乌克兰失去自治权,成为小俄罗斯,沙俄花了110年时间。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