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一百多人只签了9个",今年高校的就业数据有多恐怖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

几天前上海某高校老师发帖:院长说我们外国语学院,今年毕业生就业率才到7.69%,一百多人就签了9人,叫我们老师给他们找找…


数据惨淡(据推测该校还是华东某知名985),但可信度非常高。去年这时候我们学院(985电子院)算上保研留学,本科落实率也仅有40%左右,要知道再往前几年,三四月份数据轻松能到80%+,每个同学最后都有较好的去向。

2025全国高校的应届生“就业落实率”为55.5%(包含考研、留学、自由职业等创新型就业),眼看离发毕业证只剩两个月,相信该高校作为头部学府,一定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这期主要是分享一些提升就业数据的小妙招。

教育部在2021年将“就业率”更名为“就业落实率”,明确将升学、留学纳入统计范畴,此举显着拓宽了就业的边界,契合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

毕竟传统意义上的就业,就只是上班工作,用劳动换钱,而当下高校毕业生的出路早已不局限于赚钱——有考公的、有考研的、有留学的…整体上呈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的趋势。

以北大为例,2024本科生就业率高达93.81%,其中84.2%的毕业生选择升学(含国内读研和留学),实际协议就业比例突破10%,说明引入新的统计规则,确实能有效提高就业数据。

事实上升学率超过50%的高校放眼全国都没几所——湖南大学38.5%(985),福州大学38.6%(211)…虽然部分双非院校从大一就开设“考研学院”,择优录取新生一心考研,但从最后的就业贡献上看,性价比并不高。

不建议盲目考研,更不建议强迫考研失败的同学签订“拟升学”承诺书,虽然能解一定的燃眉之急,但次年的研究生录取数据不好统计。


尽管很多高校实践后效果显着,但同样不建议引导学生签假协议、交钱上班、扣留毕业证、以评优相逼等做法,轻则有违人伦道德,重则可能会把准备考公考编同学的应届生身份给搞丢…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高校而言,重心应放在协议和合同就业、灵活就业和创业这三个方面,其中“灵活就业”最为关键。

教育部在2020年新增了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工作者等自由职业,这些均是合法的统计指标,像公众号博主这种门槛低到仅需手机号就能注册的灵活职业,可操作性极强。(建议失业的各位都去注册一个公众号)

当然不局限于以上几个,像什么做家教、摇奶茶、卖QQ号、闲鱼出二手等,理论上均可被认定为灵活就业,难点在于伪造“超过当地最低工资”的收入流水。


但其实也不难,公众号原创文章可以开通打赏,无需起号还不扣税,两手一倒就是一份包含实名信息的收入流水(没规定不能自己给自己转)。事实上都不需要具体的收入信息,每月的生活费截图也是可以纳入统计的,这样闲鱼再把二手卖给室友也能凑够数…

(直接转钱或P图固然更简单,但那毕竟是公认的造假,这里提到的方法都是在规则框架里完成的)

打开思路很重要,可以参考以下现实案例:

未签约毕业生只要发布≥5条抖音视频,即可认定为“新媒体创业就业”。

只要每周更新3篇小红书笔记,即可归为“互联网营销师”。

只要在朋友圈发布过广告、闲鱼有交易记录,即可认定为“电子商务从业者”。

只要是在备考公务员、研究生,就可认定为“教育咨询师”。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