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福特CEO:想贏中國電動汽車,要先學中國技術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IT之家 2 月 9 日消息,福特汽車公司正積極應對來自中國汽車產業的挑戰,但其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表示,福特需要借助中國的技術專長才能實現這一目標。法利在接受《紐約(专题)時報》采訪時表示,中國在電動汽車(EV)電池制造領域領先西方車企數年,而福特若想與中國的汽車產業平起平坐甚至超越,就必須利用中國的相關技術。


法利強調:“我們與他們競爭的方式是像他們 20 年前需要我們的知識產權(IP)一樣,獲取他們的 IP,然後利用我們創新的生態系統、美國的創造力、強大的規模優勢以及與客戶的緊密聯系,在全球范圍內戰勝他們。這將是拯救我們工業經濟最重要的一場競賽。”

法利所言並非遙遠的未來計劃,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福特正在建設的龐大 BlueOval 電池園區預計將於 2026 年完工,屆時將生產磷酸鐵鋰(LFP)電池,這些電池依賴於中國寧德時代的技術。



LFP 電池技術的起源或許鮮為人知。據此前彭博社的報道,LFP 最初由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的科學家發現,隨後由 A123 系統公司(A123 Systems LLC)商業化。該公司曾獲得美國政府的大量資金支持。然而,由於電動汽車市場發展緩慢,A123 最終破產,其資產包括電池知識產權被當時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公司萬向集團收購。


據彭博社的報告,中國目前控制著全球 83% 的鋰離子電池制造份額。

與此同時,福特正在研發一款售價低於 3 萬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21.9 萬元人民幣(专题))的小型電動汽車,以應對尚未進入美國市場但已在其他福特銷售區域嶄露頭角的中國平價電動汽車。雖然美國中國進口汽車征收的關稅暫時保護了福特免受比亞迪等中國品牌的威脅,但也使得在中國生產的林肯航海家(Lincoln Nautilus)運往美國經銷商時成本增加。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