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長城: 陸在死亡之海建太陽能長城 2017、2024對比影像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在線網站“地球觀測站”日前以“在中國建造太陽能長城”為題,發布了一組衛星圖像對比,顯示大陸太陽能發電項目在內蒙古庫布齊沙漠取得重大進展:


2017年12月20日還是荒涼沙漠的一隅,2024年12月8日已變身為大規模太陽能發電基地。

“內蒙古庫布齊沙漠風沙彌漫,幾乎沒有生命跡象,曾有著『死亡之海』的名聲。


最近,隨著大量太陽能電池板的鋪設,這裡的沙丘變成了太陽能發電的潛力之海”,地球觀測站如此寫道。

NASA介紹,這是中國“太陽能長城”工程的一部分,旨在為京津冀地區供電,相關項目預計到2030年完工,將在黃河南岸、庫布齊沙漠北緣,用太陽能板築起一道長約400公裡、平均寬約5公裡的“藍色防沙區”。據悉,預計最大發電能力為100吉瓦(GW),截至2024年9月,裝機規模已達5.4吉瓦。

NASA指出,庫布齊陽光充足,地勢平坦,毗鄰工業中心,是太陽能發電的理想之地。其中,2019年7月,庫布齊沙漠上建成的4號“駿馬”電站項目,通過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板圖形電站。它每年發電約20億度,足以滿足30萬至40萬人一年的用電需求。




2019年7月,庫布其沙漠上建成的4號“駿馬”電站項目,通過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板圖形電站。(新華社資料照)


除了發電之外,這些太陽能板還兼有防沙、固沙的作用。據悉,太陽能板的架設有助於減緩水分蒸發,加上創新的板上發電、板下修復、板間種植的模式,還能替板下的牧草和其他防風固沙的作物遮陽,讓其更容易生長。NASA說,數據分析表明,近年來,太陽能項目為中國其他地區的沙漠綠化做出貢獻。

非營利的“全球能源監測組織”(GEM)的“全球太陽能發電追蹤”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中國太陽能發電項目的裝機容量為38.6875萬兆瓦,約占全球總量的51%,居世界首位。美國以7.9364萬兆瓦、11%的比例位居第二。第三是印度,裝機容量約為5.3114萬兆瓦,占比7%。

“在過去10年間,中國的太陽能發展尤為迅速”,NASA指出,按照GEM追蹤的數據,從2017年到2023年,中國的太陽能發電能力每年激增近4萬兆瓦,可謂“前所未有”。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說,這遠遠超過了排名第二的美國的增長速度,美國在同一時期每年增加約8100兆瓦太陽能發電能力。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7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