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瘸腿"的县中:一个财大气粗县级市的逆向教育崩盘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Y市是一个河南省的一个县级市,坐拥地区罕见的丰富煤炭资源,以采矿发家,极为“有钱”,以致在上世纪的客运兴起时先修建了民用火车站,而后才投入了公共汽车与高速口。各类市民及职工福利更是多到不胜数,逢年过节的传统“大件”一个不落,俨然一副典型的计划经济时期“大”单位模样。


“你们这么有钱,那想必教育一定非常不错吧!”

如果你问其Y市民众市内中学教育情况如何,他大概率先是诧异,然后沉默,最后尴尬一笑告诉你教育不太行,同时在心底暗自思忖怎么问这个大家都下意识回避的公共秘密。而如果你直接致电教育局问询高中质量问题,工作人员一般会直接借口有事回避进而挂断电话。


这样一个依靠自然资源发展公有经济“财大气粗”的县级市,县域教育极为失衡。从先前的虹吸临近县乡来此就读高中到如今的尖子生尽散,优等生外逃,学生大量流失,最近一个“清北”生还是2017年特殊录取的一位专长运动员。谁能想象,一个人口14万的县级市近十年的高考人数最多也才不过800人,邻近的一个人口数量30万的县城高考人数最少也在3300徘徊。

一句话概括Y市的教育:“学校有难处,家长多怨言,社会很不满”。

盛与衰 早些年,Y市由于经济实力强,基础设施较好,在吸引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的同时市域教育也是欣欣向荣,彼时市内由于规模不大仅有两所高中,但彼此成绩相仿,高考成绩不相上下,地区教育颇有持续拔高的势头。

在2010年前后,伴随着煤炭经济的式微,Y市的教育开始急转而下,先是高三考生流失,随后便是清北绝迹,“上线率”陡降,多年的文科一本人数竟然只有个位数,进而带来的便是初中毕业生直接选择外出就读,高中生源大量减少,市内原有的两所高中在2012年合并成了“Y市第一高级中学”以进一步整合资源。

高考崩溃,高中教育塌陷后紧随而来的就是初中问题,大多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都选择在初中阶段送孩子到临近县市的学校就读,原因就是“本地高中不好”,逐渐失去优质生源的初中也如同高中一般沦陷,长此以往多数家庭都选择在六年级时就为孩子物色外面的初中,原因又变成了“本地初中也不好”。


如今Y市的教育极具典型性,小学结构完善,市内各所小学生源均为就近接受且较少流失,各个学校成绩不相上下,各类竞赛和活动成绩完全不输外地县市的小学,甚至因为基础设施的先进一度获得市内外家庭的肯定。

“你问我家小孩啊,那就留在这上小学呗,等到六年级我们给他找个临近县市的初中,后面就继续在那上高中,考大学。”

“为什么要出去上学?那这不很明显咱这儿的高中初中都不行啊,原因肯定是学校老师教得不行,你看这每年上好大学的学生才这么点,远不如外面的高中。”


几个疑问 Y市的高中一定就不行吗?外面掐Y市尖的学校在教学上一定更加优胜吗?所谓的“超级中学”真的就有他人学不到的秘传吗?

以Y市参照其主要流入的其他几所高中而言,在所谓的教学方法上,也即同等程度的学生听两地老师上课能否听懂来评判,笔者问询了一些同时接受过双边教育的学生,他们的反馈都是老师教学上没有任何所谓的重大差异和秘密,甚至因为Y市生源基础较差,其教师会更为耐心和包容,对同一问题的重复意愿明显高于外地学校的教师。

教学环境上来看,近年来Y市重点整治校园环境和学风,通过分层分班而治的学习氛围较好,懒散怠学的“小气候”根本压不倒紧张学习的“大气候”,甚至为了应对持续流出的优质生源问题,想要提升成绩的Y市高中只能进一步强化应试教育,整体的应试氛围已经完全不逊其他高中。

那既然环境类同,教学相仿,外面的所谓“超级中学”到底经验何在?据笔者对主要几所流入的中学的了解和学生访谈,他们的经验无非归结为杨华老师在《县中》里提到的两条:持续的“学生掐尖”和“极化应试”。

以近年来Y市学生系统流入人数最多的M地为例,当地的“一高”的教学经验竟然也是分班而治和强化形式,这所小型的“超级中学”看齐国内最典型的大型“超级中学”,也就是“衡中”,每年都要交钱反复派遣各级领导和一线教师去衡水“交流学习”。每当学到诸如读书要举起胳膊、跑操学生要前胸贴后背、口号要达到多少分贝等一眼可观的形式经验,便迫不及待地将其带回M县一高,从上至下严格要求,甚至安排专人检查,如果发现读书时胳膊举的不够高,则要扣除与班主任绩效挂钩的“分”,倒逼老师不问原因就去要求学生将形式做到位。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73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