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拜登: 以哈战争停火 拜登政府居功至伟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黎蜗藤:持续一年多的以哈战争,在拜登总统在任的最后一周,终于有突破性进展。 双方签订停战协议,并双双批准协议。 在当地时间1月19日早上,也就是拜登执政的最后一天,停火正式生效。 释放人质、难民回家、开发关口、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进入等事宜也在进行时。 中东进入和平轨道不是梦。


根据传媒总结,协议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期六周,主要有以下几项。


1)哈马斯释放33名人质。 以色列将释放接近2000个巴勒斯坦囚犯。

2)以色列撤出加沙大部分地区的军队,在以加边界加沙侧700米宽的缓冲区由以色列控制。 另外,把加沙南北一分为二的“纳扎里姆走廊”、以及加沙—埃及边境的“费城走廊”,以色列将分阶段减少兵力直到最后撤兵。

3)加沙难民可以回家,受伤者可以离开加沙治疗,第一阶段生效7天后开放通往埃及的拉法口岸。

4)大量援助物资可以进入,每天600辆卡车。

在第一阶段时,双方将继续就第二、第三阶段细节进行谈判。

第二阶段的大意是:哈马斯将释放所有剩余的活着的以色列人质,以色列会释放更多被关押在监狱系统内的巴勒斯坦囚犯。 此外,以色列还将启动从加沙的全面撤军。

第三阶段的包括:移交剩余俘虏的尸体,在国际监督下进行的三到五年重建计划,确定加沙以后的政治安排等。


熟悉以哈战争的人大概都可以知道,以上安排基本上就是拜登和布林肯在2023年底就力推的停战协议。 从2023年10月底,以哈双方短暂停止战火之后,美国就和埃及、卡塔尔等盟国一起,推动双方实现更长久的停火协议。 可是,停火从构思方案到各方接受,还有漫长的距离。 拜登说过不止一次,相信停火很快就能达成,但最后都迟迟不见实现。

美国持之以恒,到了去年5月底,拜登正式提出了“实现持久停火和释放所有人质的路线图”,以色列终于宣布接受。 然而,停火卡在最后一步,哈马斯不肯。

到了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美国提出的旨在结束加沙战争的决议草案,这是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四份有关决议(也是至今最后一份):“欢迎5月31日宣布的以色列已接受的新停火提议,促请哈马斯也接受该提议,并敦促双方毫不拖延且无条件地全面执行其条款。”

这在国际政治上确定了拜登路线图,确认了哈马斯是不肯接受停火的一方,给哈马斯更大的压力:哈马斯依然拒不接受,它就成为加沙停火迟迟不能达成的责任方。


哈马斯之所以不肯接受拜登路线图,是坚持要把以色列全面撤出加沙,哈马斯恢复对加沙的统治,甚至建立巴勒斯坦国,作为归还绑架人质的条件。 这远远超出了以色列在处理人质问题上所能接受的底线,属于狮子开大口。 同时,也完全不符合路线图分阶段实现政治目标的基本原则。

停火能在拜登最后一周达成和平,是不少有利因素综合的结果。

第一,哈马斯被重创。 政治领袖哈尼亚在7月,在一起相信是以色列策划的暗杀行动中被杀,留守加沙的军事领袖辛瓦尔,则在10月被以色列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击毙。 哈马斯群龙无首,败局已定。

第二,哈马斯最大的策应军是黎巴嫩真主党。 但九月底开始,以色列对真主党发动大进攻,以色列发动的“传呼机爆炸案”、“对讲机爆炸案”及其后续攻势,把真主党中上层几乎“一锅端”。 真主党无力再战,被迫与以色列签订协议,退出和以色列接壤的黎巴嫩南部地区。 另一方面,黎巴嫩还选出了新总统,决意要接管被真主党盘踞的地区。 真主党被打垮,哈马斯失去最大的外援。

第三,真主党同时也是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最重要的支持者。 真主党被打垮,还直接导致巴沙尔在叙利亚的统治崩盘,被杂牌军十几天之内就被推翻。 叙利亚是伊朗最重要的什叶派盟国。 巴沙尔倒台后,伊朗一手打造的“抵抗之弧”被打散,再也难以支持哈马斯。 哈马斯前途更为暗淡。

第四,美国以色列行动划下红线,不得地面进攻邻接埃及的拉法。 哈马斯虽然就此可以躲在拉法避免全歼,还能以拉法为基地,渗透到加沙各地,敌退我进。 但战争一天不停火,以色列的军事打击就无日无之。 加沙伤亡日益惨重。 作为被安理会决议确认不肯接受停火的一方,政治责任也日益放在了哈马斯上。 可以说,哈马斯不断挥霍了国际社会的同情。 舆论越来越不利。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50 Seconds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