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產品召回: 短劇2024冰火兩重天:有項目收益率35倍,"投資200萬回收50萬"也屢見不鮮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藍鯨新聞1月3日訊(記者 湯詩韻)剛剛過去的2024年,短劇行業高速擴張、內卷和迭代。這一年,霸總題材闖入中老年賽道,免費短劇占據大盤半壁江山,而海外市場則瘋狂增長了十幾倍。與此同時,新人進場更難了,"投資200萬回收50萬"的現象屢見不鮮。


我們和現象級爆款短劇《無雙》背後、承制公司豐行文化的CEO李濤聊了聊,試圖捕捉行業的節奏、大眾的喜好和未來的方向。

頂流演員日薪飆至3萬,於正們攜"800萬制作"入局


2023年8月,由豐行文化承制的微短劇《無雙》,創造出8天時間充值流水破1.2億元的紀錄。該劇成本不足50萬元,是小成本撬動億級票房的典型,李濤將《無雙》的成功形容成"把行業推向了另一個高度"。



伴隨更多爆款作品出圈,短劇的造富神話廣泛流傳,大量投資人帶著傳統影視劇的思路就殺入了戰場。李濤表示:"很多資方覺得十部裡面博出一個爆款就能大賺,我聽過的兩三個月裡虧掉幾千萬的也很多。"

市場就是這樣擴張起來的。2024年微短劇的市場規模預計超過500億元,比內地電影全年票房總和還要高。與此同時,行業內卷和競爭也在加劇,短劇制作成本水漲船高。

李濤透露,同樣的場景、演員和相關配套在過去一年裡成本持續上漲。以演員薪酬為例,同一個演員前年同期片酬可能在1000元左右一天,去年大概就要2000-3000元/天。拍了爆款以後的男女主演員更是身價翻倍,目前"短劇頂流演員"的片酬最高已經達到3-5萬元/天,而2023年全行業幾乎就沒有日薪過萬的。

從整體上看,2023年一部短劇的平均制作成本大概在2、30萬元,2024年則普遍攀升至50萬左右。


成本攀升背後,是短劇精品化趨勢的明朗和大資本大團隊的入局。24年11月,知名制片人於正官宣下場做短劇《吉天照》,號稱"投資800萬"。他坦言這個成本放在豎屏短劇領域令人乍舌,但該劇用到了"爽爆的劇本"和"堪比電影的制作班底",屆時會"狠狠砸一下內娛"。

相當一部分短劇業內人士並不看好此類高舉高打。李濤解釋稱,短劇誕生之初是個流量游戲,投流支出占了九成。充值過億的《無雙》,最後分賬也不過幾百萬。因此成本越大的劇風險越高,不是大制作就一定有大回報。

伴隨大資本大平台入場,短劇行業的確發生了巨變。目前愛優騰芒等長視頻平台均已完成短劇布局,大量腰尾部團隊在競爭中被淘汰。"整個市場還在高速增長期,但是去年的那種‘泡沫化’程度減輕,行業確實冷靜了一些。" 李濤總結稱。


當前發展局勢下,李濤並不建議新人入場。"除非你在某一個領域有特別強的優勢。如果說你光有錢,不懂內容不懂制作不懂行業,什麼都不懂你只有錢,我建議幹點別的吧。"

去年有項目投資收益35倍,但題材紅利已耗盡

中老年霸總短劇出圈是去年最值得關注的行業動態之一。從《保潔老媽無極歸來》到《五十歲的我懷了二十歲霸總的孩子》,該題材一度癲到大眾無法想象的地步。

11月以來,相關部門出台了針對霸總題材、中老年題材和短劇名稱的管理提示,提出"不以霸總之類的字眼作為片名吸睛引流"等提醒。藍鯨記者了解到,部分平台隨後拒收黃昏戀、銀發談戀愛的劇本。

除監管影響外,短劇題材本身也在不斷迭代更新。豎屏短劇發展前期,男頻戰神是其中最受歡迎的題材,它們通常疊加贅婿、復仇、逆襲、玄幻等元素出現。講述"卑微贅婿變身龍殿殿主"的《無雙》就誕生在這個階段。李濤向藍鯨記者坦言,市場一度期待的《無雙2》基本不會面世了。除創作者自身的顧慮外,項目流產的重要原因在於行業風向變了。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93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