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浙江大学海外交流项目曝造假丑闻 细节浮出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国顶尖大学之一浙江大学的一个短期海外交流项目因曝出造假丑闻,在中国舆论圈炸开了锅。


《深圳特区报》旗下“读特新闻”星期二(12月17日)报道,有中国网民星期一(12月16日)发帖称,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与英国剑桥大学联合举办的海外交流项目中,负责该项目的教师并未直接与剑桥建立联系,而是通过中介机构处理签证事宜,并涉嫌使用伪造的剑桥邀请函。

事件曝光后,参与此项目的学生遭英国签证中心10年拒签处理,其中包括一些已经向英国高等教育机构提交了深造申请的学生。


有网民透露,事因学校教师和中介伪造了剑桥教授的邀请函,甚至仿造了剑桥教授签名。“这次申请签证,(英国)大使馆给剑桥大学打电话了,那个教授看这么多中国学生要来,说没这回事,使馆认定我们材料造假。”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浙大经济学院官网显示,涉事项目名为“第五届浙江大学-剑桥大学研究生联合论坛:数字经济与全球创新”,举办时间从今年12月13日至20日,为期八天。

浙大经济学院曾就此发布通知称,将选拔优秀在读研究生参加项目,申请条件之一为浙大全日制在读博士生,以经院博士研究生为主,可收录少量经院硕士、高年级的本科生。

顶着国际名牌大学的名号,加上有一定的申请门槛,参加的学生们因此没有怀疑项目可能涉嫌造假。

读特新闻称,早前有网传聊天记录显示,在一个名为“第五届博士生联合论坛浙大—剑桥”的群聊中,一名学生说,“我已经达到了毕业标准,如果因为老师的原因导致10年的(英国签证被拒签,我将追究你的责任。”




感到生气的,不只是参与项目的学生。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在中国互联网上掀起千层浪,矛头大多都指向负责项目的教师。“这什么老师,撤职不得从教”“这还是浙大弄的活动,老师素质堪忧,真的离了大谱!”相关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

眼见舆论沸腾,浙大经院星期二当天马上发布情况通报,称在11天前、即12月6日就接到学生报告,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立即组成工作专班,深入核查相关情况。目前,警方已受理学院和学生报案,立案开展调查。学校也成立了专项小组,配合并全面调查相关事实,视调查结论及时处理相关责任问题。

通报还称,学院工作专班将继续在上级外事等部门指导下,多方位多渠道进行交涉,力争消除对学生的不利影响。


对于此事详情,红星新闻咨询浙大经院,一名工作人员称暂不方便电话答复。红星新闻也尝试联系浙大,但电话未能接通。

论坛不是首次举办

随着事件发酵,越来越多细节开始浮出台面。

首先,有关活动不是第一次举办。《新民周刊》查询浙大经院公开信息,发现至少早在2021年就有该联合论坛的记录。2021年、2022年分别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受冠病疫情影响,当时均采用线上模式,不需要官方邀请函,也不需要办理签证。不过这一次,线上项目变成了线下活动。

其次,据银柿财经不完全统计,除了“浙江大学—剑桥大学研究生联合论坛”交流项目,浙大经院组织的类似涉英项目还包括“英国伦敦大学联盟(LSE)—国际精英课程项目”“英国剑桥大学金融科技与科学技术课程项目”“英国剑桥大学商业创新与人工智能暑期访学项目”等。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7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