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别再盯着琼瑶骂!三角纠葛16年,内幕令人不齿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正是靠着《窗外》爆红带来的丰厚利润,平鑫涛才能在1964年6月起仿效欧美做法,网罗了一批作家,建立「基本作家制度」,预付稿费给每一个签约作家。


这时的《皇冠》,出手已经“阔绰”到什么程度呢?据首批签约的19岁青年作家季季回忆,当时公务员一个月薪水300多元,而平鑫涛一个月就给她600元。这还只是一个签约作家的开支。

此时距离《皇冠》刊载《窗外》,仅仅不到1年。大家可以想想那些年,琼瑶到底给平鑫涛和皇冠创造了多么丰厚的利润。


但单纯的琼瑶没有想过这些。自己的小说能发表、能有人喜欢、能赚够钱养活她和儿子,她已经非常非常开心了。

平琼首次“台北会”的故事里,还有个细节尤其值得一提。琼瑶接连接受了两天的媒体采访,结束后,平鑫涛送琼瑶回她在台北的父母家。结果一进门,平鑫涛大吃一惊。原来是有另一家杂志发行人已经在她父母家中等了4个小时,并且和琼瑶母亲聊得甚是开心。

琼瑶母亲直言:这个人看着比平鑫涛可靠。“聪明的作者,要在各大报章杂志都发表作品才行!千万不能被一家垄断!”

平鑫涛当时啥也没说,第二天就突然出现在站台,要亲自送琼瑶一程,从台北坐到了台南,和她一路畅聊。分别前,还给了她一个牛皮纸袋,里面装着沉沉的东西。平鑫涛叮嘱她,回家后再打开看。结果琼瑶一回到高雄的家里,就发现了一台落地式超豪华唱片机。她打开牛皮纸袋,一看全是名家唱片,从贝多芬到莫扎特。对此“暖心观照”之举,琼瑶是感恩不已、也激动开心不已。因为她太渴望生活里有音乐了,之前贫困的家中曾有一个父亲给她的小收音机,却被窃贼无情偷去,她还曾为此痛哭过一场。

哎,物质匮乏、内心缺爱、也一直缺少认可的女人,太容易被满足、被感动。

一边是平鑫涛和皇冠靠着琼瑶起飞了;一边是《窗外》的爆红,加速了琼瑶与丈夫的差距与割裂。两人最终于1964年离婚。期间琼瑶也已从高雄搬到台北专注写作。


为了方便“鞭策”琼瑶写作,平鑫涛让琼瑶在自己家同一条巷子里租了比较阔绰的二层楼房。琼瑶担心自己付不起房租,平鑫涛以此“鼓励(鞭策)”琼瑶:你只要不停地写,一定可以!

起初琼瑶还坚持自己做家务,平鑫涛为了不让琼瑶浪费一点时间,还介绍她雇了佣人。仅仅那一年,琼瑶就写出了四本书,从此成了一个“书房里的痴人”。

也是在1964年,琼瑶有4部小说被买下电影版权,次年开启了堪称“疯狂”的琼瑶片时代。此后接连几年,每年都会有好几部琼瑶片上映,最高峰时一年有7部琼瑶片上画。琼瑶成了最炙手可热的女作家。




1965年,平鑫涛鼓动琼瑶分期付款在市中心买了公寓,琼瑶在“房贷”压力之下,更有动力写作了。很快,为了接父母和自己一起住,她又买了同楼层的另一套房打通,让父母也终于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父亲有了大书房,母亲有了大书桌可以画画。她父亲在这里写出了《中华通史》。

1966、1967年,琼瑶两个弟弟先后赴美留学,费用也全靠琼瑶支持。这些,都让琼瑶倍感自豪。

客观上讲,个人独立自主的愿望、照护支持自己的家人,这些是琼瑶早期甘愿被平鑫涛“鞭策”拼命写作的巨大动力。

平鑫涛在鼓动琼瑶时说:你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你一定要打铁趁热,趁着时机多出几本。
3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3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