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瓊瑤留下25億怎麼分?兒媳狠話揭開兩家恩怨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2月11日,在台灣陽明山,人們用鮮花正式送別瓊瑤女士。


瓊瑤走之前並未明確財產分配,關於10億版權,她的經紀人兼兒媳何琇瓊10個字回應:“嚴禁投機行為,遏制侵權。”

另一邊,由平鑫濤之子平雲執掌的皇冠集團,在瓊瑤走後一直沒有發聲,也不曾悼念。


沉默是震耳欲聾的回應。

半個世紀前兩個家庭的恩怨再次被熱議,確切說,根本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我看完林婉珍2018年出版的《往事浮光》,有一些感受想分享給你——

1、錢總是流向不缺錢的人,愛總是流向不缺愛的人,苦總是流向能吃苦的人。

2、一旦遇到大事,親子之情始終大於男女之情,極少數人例外。

3、輸贏永遠是變量,是非成敗轉頭空,很難斷言誰是最終贏家。人與人的爭斗,是最沒有意義的事。

來聊聊。

林婉珍現在的身份是畫家。《往事浮光》開篇語氣淡淡的,卻綿裡藏針——

“我叫林婉珍,學生們喊我林老師,媒體稱呼我是平鑫濤的前妻。四十年前,我們簽下了一張小小的、十五公分見方的離婚證書,不久,“平太太”的稱謂就換成了另一個人。”




就算著作等身的瓊瑤,也得承認這幾句話的勁道。

兒子平雲作序,為母親背書:“這本書見證了母性的偉大,也或許可以被當作某種愛情醒世錄,更重要的,希望能為其他許許多多像我的母親一樣,付出一切卻逆來順受、默默隱忍的女性,說幾句話。”

哪裡是回憶錄,完全是一紙遲到五十年的討伐檄文。


林婉珍出身商人家庭,家境殷實,但父親分給她的垂憐實在不多。

早年父親帶著一家從福建老家去日本經商,幾年後返回上海,其間遭逢戰亂。大哥早年夭折,家裡沒了兒子,為了子嗣,父親迎娶了姨太太進門。

只要帶入當年林母的視角,就能立刻體會這個丈夫是多麼冷血無義——她失去了孩子,他卻在納妾。

這個大家庭子女多達15個,每天吃飯要分兩大桌才能坐下,母親身為大房管理著一切,照顧一家老小吃喝。

父親和姨太太病逝後,所有孩子由林母撫養長大,她一碗水端平,給親生女兒做一件旗袍,必定也給姨太太的女兒做一件。

林婉珍深受母親影響,從小到大非常隱忍,在意別人的評價,服從性很高,是典型的東亞女性。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