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拜登: 拜登特赦兒子,背後的美國危機比你想的更深刻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依法徇私”的拜登,為什麼還是壞了規矩。


各位好,這兩天一再有讀者朋友點題,讓我聊聊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拜登在最後時刻特赦自己兒子亨特·拜登的事情。但我最近病了,一直在醫院來回奔波,所以沒有抽出時間單聊此事,今天終於抽出了一點時間,讓我們站在客觀中立的角度好好掰扯一下這件事。

拜登和川普在打“斯諾克”


先說結論,此事前幾天在簡中互聯網上也吵成一圈,因為簡中互聯網一直存在挺川和反川兩大陣營,所以對老拜如此明目張膽“徇私枉法”這個事兒當然態度也涇渭分明——

挺川派覺得這就是拜登這個老家伙食言而肥,當初明明許諾過自己任期內不會赦免自己兒子,如今出爾反爾,我甚至看到有人把這個問題上升到“對美國法治精神的破壞”等等。

而與之相比,反川派則也是站在道德角度為拜登辯護,強調特赦是總統的權力,甚至什麼子為父隱、父為子隱的人之常情都搬出來了。

我覺得這個架吵得就相當“中國化”,中國人是習慣於把日常倫理道德帶入到政治邏輯中的,所謂“以德治國”麼,所以潛意識裡我們總覺得,批判或者褒揚一個政治人物的道德水平,就相當於否定或者認可這個人的政治能力。但實際情況是,這是完完全全的兩件事情,就美國這個國家而言,它的運行邏輯不是很多人理解那樣的。聯邦憲法既然授予了總統特赦的權力,那麼所謂“破壞美國法治精神”的指控就無從談起。至於當選前“不會特赦自己兒子”的競選承諾,美國的那些政客,上台前和上台後言行不一的多了去了,大部分競選許諾都跟電視廣告一樣“僅供參考”,像川普那樣上台後真肯踐行自己大部分承諾的反而是少數。所以拜登食言這件事本身,算不上什麼大事——難道你第一次看到美國政客食言嗎?

但公道的講,拜登特赦自己的兒子這一招,確實是很“陰險”的。我想此刻最不希望聽到這個消息的就是川普——只不過跟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川普不願意看到拜登特赦亨特·拜登並不是想在自己上台後追究這個“前朝皇子”,而是這樣一來,他就沒有辦法在自己上台後特赦這個人了。


是的,你聽的沒錯,如果拜登不簽發這紙特赦令,我估計明年一月份,川普入主白宮後,一定會在第一時間宣布特赦亨特·拜登,因為這對川普來說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得分點”。

拜登現在提前特赦了自己的兒子,就像打斯諾克台球不能自己進球時也要在換手前給對方制造障礙一樣,相當於封住了川普的得分點。




這是個什麼道理呢?這就要從現代國家特赦制度的起源開始說起了。

特赦制度,光榮革命留下的“肚臍眼”

很多人可能會奇怪,為什麼大多數現代國家普遍給國家元首保留了“特赦”這個法外開恩的特殊渠道,哪怕在我國,也有特赦這一條例的存在。實際上,特赦制度可以說人類從中世紀君權至上像近代君主立憲轉型時留下的一條必須的“臍帶”。

1688年英國的“光榮革命”總算終結了該國從詹姆斯二世時代開始政局動蕩,隨後英國就頒布了《特赦法》,規定國王擁有赦免犯罪人或犯罪嫌疑人的特權。這個法案在當時看其實是非常必要的,因為此前連年的政局動蕩已經把英國國教徒、天主教徒、清教徒,保王黨、克倫威爾派、共和派、君憲派等各方勢力的恩怨攪成了一團亂麻,各方之間彼此之間此前也一直報復不斷。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