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拜登: 拜登特赦儿子,背后的美国危机比你想的更深刻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依法徇私”的拜登,为什么还是坏了规矩。


各位好,这两天一再有读者朋友点题,让我聊聊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拜登在最后时刻特赦自己儿子亨特·拜登的事情。但我最近病了,一直在医院来回奔波,所以没有抽出时间单聊此事,今天终于抽出了一点时间,让我们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好好掰扯一下这件事。

拜登和川普在打“斯诺克”


先说结论,此事前几天在简中互联网上也吵成一圈,因为简中互联网一直存在挺川和反川两大阵营,所以对老拜如此明目张胆“徇私枉法”这个事儿当然态度也泾渭分明——

挺川派觉得这就是拜登这个老家伙食言而肥,当初明明许诺过自己任期内不会赦免自己儿子,如今出尔反尔,我甚至看到有人把这个问题上升到“对美国法治精神的破坏”等等。

而与之相比,反川派则也是站在道德角度为拜登辩护,强调特赦是总统的权力,甚至什么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的人之常情都搬出来了。

我觉得这个架吵得就相当“中国化”,中国人是习惯于把日常伦理道德带入到政治逻辑中的,所谓“以德治国”么,所以潜意识里我们总觉得,批判或者褒扬一个政治人物的道德水平,就相当于否定或者认可这个人的政治能力。但实际情况是,这是完完全全的两件事情,就美国这个国家而言,它的运行逻辑不是很多人理解那样的。联邦宪法既然授予了总统特赦的权力,那么所谓“破坏美国法治精神”的指控就无从谈起。至于当选前“不会特赦自己儿子”的竞选承诺,美国的那些政客,上台前和上台后言行不一的多了去了,大部分竞选许诺都跟电视广告一样“仅供参考”,像川普那样上台后真肯践行自己大部分承诺的反而是少数。所以拜登食言这件事本身,算不上什么大事——难道你第一次看到美国政客食言吗?

但公道的讲,拜登特赦自己的儿子这一招,确实是很“阴险”的。我想此刻最不希望听到这个消息的就是川普——只不过跟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川普不愿意看到拜登特赦亨特·拜登并不是想在自己上台后追究这个“前朝皇子”,而是这样一来,他就没有办法在自己上台后特赦这个人了。


是的,你听的没错,如果拜登不签发这纸特赦令,我估计明年一月份,川普入主白宫后,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宣布特赦亨特·拜登,因为这对川普来说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得分点”。

拜登现在提前特赦了自己的儿子,就像打斯诺克台球不能自己进球时也要在换手前给对方制造障碍一样,相当于封住了川普的得分点。




这是个什么道理呢?这就要从现代国家特赦制度的起源开始说起了。

特赦制度,光荣革命留下的“肚脐眼”

很多人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大多数现代国家普遍给国家元首保留了“特赦”这个法外开恩的特殊渠道,哪怕在我国,也有特赦这一条例的存在。实际上,特赦制度可以说人类从中世纪君权至上像近代君主立宪转型时留下的一条必须的“脐带”。

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总算终结了该国从詹姆斯二世时代开始政局动荡,随后英国就颁布了《特赦法》,规定国王拥有赦免犯罪人或犯罪嫌疑人的特权。这个法案在当时看其实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此前连年的政局动荡已经把英国国教徒、天主教徒、清教徒,保王党、克伦威尔派、共和派、君宪派等各方势力的恩怨搅成了一团乱麻,各方之间彼此之间此前也一直报复不断。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