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消失的新娘:中国诈婚产业为何百年不消失?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国农村地区近来再传出男子支付高额彩礼或介绍费后,遭遇新娘拿钱逃走的情况。专家指出,婚介所利用“闪婚闪离”的方式进行诈骗,不仅与性别比例失衡有关,也可能沿袭古代社会“寡妇”再婚诈取钱财的犯罪行为。#诈婚 https://t.co/QQuzeBxa7m—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December 4, 2024


中国农村地区近来再传出男子支付高额彩礼或介绍费后,遭遇新娘拿钱逃走的情况。专家指出,婚介所利用“闪婚闪离”的方式进行诈骗,不仅与性别比例失衡有关,也可能沿袭古代社会“寡妇”再婚诈取钱财的犯罪行为。

11月底,《成都商报》揭露贵阳一带的婚介所,专找离异、负债的女性与农村大龄男子匹配。这些机构赚取高额婚介费后,又以“闪婚闪离”的手段,造成男方人财两空。这类现象在当局严打后,开始转移到了昆明和南宁。


职业新娘”作为买卖婚姻的手段,看似是新兴产业,但专家指出至少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中共建政后施行一胎化政策之下,农村地区更因女子普遍外出打工,导致男多女少、没新娘可娶的问题加剧。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皆为诈骗集团提供可乘之机。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中国离婚问题的教授李柯表示,如果无法解决性别失衡问题,假结婚的行为将难以根除,并且可能涉及组织犯罪:“其实说到底只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这些女性自愿参与诈婚,还一种无法排除她们是人口贩卖受害者的可能性”。

2006至2011年间,李柯在四川进行田野调查时,就曾遇见一对父子到乡镇调解中心申诉,说父亲的妻子去世后,在媒人的说合下再婚,并付了很多彩礼,但新娘拿到钱后便消失了。

这类诈婚的行为也从境内跨省扩及至海外。 2013年,中国公安部和外交部纷纷提醒民众不要被境外的相亲信息所骗,可能涉及人口拐卖等非法活动,且涉外婚姻中介在中国也是违法的。

当时正值(11月11日)光棍节,中国部分相亲交友平台和网站推出团购越南新娘,或免费送人到越南寻找爱情的广告。 2018年,英国广播公司随同人道组织“国际计划”(Plan International,又称国际培幼会)走访越南北部偏远地区女儿被大规模拐走的家庭。这些女孩消失时最小的只有13岁,成为贩卖至中国的新娘。


放鸽子或放鹰

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教授苏成捷(Matthew H. Sommer)告诉本台,在清朝,城市菁英以男方的“财礼钱”足以支付女方的嫁妆来显示其地位身份;但对于大多数贫穷、不识字的农民而言, “财礼钱”不仅是给女方家庭养育新娘的补偿,主要目的更在于改善生活及财务困境。于是,坊间出现佯装老婆为寡妇,以赚取彩礼的诈骗行为;有些人甚至故意以妻子遭强奸、绑架为由,威胁对方付更多钱;还有的是男女双方合作,到不同村落以上述假结婚的形式赚钱,这便是所谓的“放鸽子”或“放鹰”。

苏成捷说:“中国目前发生的就是第三种骗局的变种,只是现在更复杂、涉及巨额资金,并且是能远距离操作的组织型犯罪。”


他表示,这类 “买休卖休、和娶人妻”的行为在清朝是可判处死刑的重罪,但无奈执法困难。毛泽东主政时期,尤其在大跃进期间实行人民公社等集体所有制,人口无法自由流动抑制了买卖婚姻的行为。但随着此一时代结束,重男轻女的观念,再加上一胎化政策和私有化经济的推动,再次助长此一现象的蔓延:“尽管法律、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生变化,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深层次的连续性”。

苏成捷进一步表示,近年来,中国男女比例失衡没有以前那么高,城市化和生活方式改变也有助缓解婚姻买卖的问题。但实际成效还有待观察,毕竟中国农村仍“将女性视为家庭资产,并将其商品化”。 2022年江苏无锡的铁链女事件,“社区里每个人都知道,当地警察也知道,却没有任何人采取行动……。这当中存在系统性问题,与性别和对待女性的方式密切相关”。

中国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了吗?

2012年,中国民政部表示,截至6月底已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目标。这意味着手工办理婚姻登记的时代正式结束,而全国范围内的联网审查,还能有效杜绝重婚或骗婚、假结婚诈财的现象。

不过,根据本台查找的公开信息,上述目标10多年后仍未完全实现。央视曾在2012年指出,仍须补足历史数据,以上海市为例,与民政部联网的信息在当时仅能追溯至前一年的1月27日。中国民政部也在2018年表示,各地正在积极补录历史数据,完善全国婚姻登记信息数据库。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8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