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文章出轨: 未来留学规划的底层逻辑——读付鹏文章有感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最近付鹏在HSBC的内部分享文章非常值得关注,他的演讲全文很长,我也从很多渠道看到了原文并不断品读,经济上的宏观层面我们不讨论了,今天就围绕他的一些观点来聊聊未来留学规划的底层逻辑。(如果大家对于原文感兴趣的,可以在下方添加我的微信领取)


政治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各国的政策制定。正如文章中提到的:“全世界在过去5、6年时间里已经陆陆续续都在右翼化了,右翼化的特征,政治的重要性已经体现出来了,选票回归传统的特征已经体现出来了,反移民的特征已经体现出来了。”

川普上台以后,很多中国留学生,尤其是硕士和博士在做研究的那班学生,都收到通知,一月份开始待在美国,不能离开美国,更不能回到中国。加拿大两年前的时候移民政策还相对宽松,偏远地区读个护理的College,类似中国的大专也可以留下来,现在你看,也在收紧了。澳洲的政策虽然一直以来都在波动变化,前段时间说要削减留学生名额,虽然最后法案没通过,但我们必须看到,为什么会有这个法案,其中一个本质是大量留学生挤占了本地租房市场,导致租房价格节节攀升,现在悉尼一个星期的公寓差不多700-800澳币,市中心可能要1000以上,布里斯班的价格也要在600澳币一周,确实上涨幅度不小。这对本地人生活其实影响很大,本地居民意见也很大,所以政策上来看,肯定会保守。一边大家骂澳洲水,一边又指责澳洲政府缩减留学生配额,说有钱不赚,其实核心还是在本地居民,在那些有选票的居民手里。至于为什么法案没通过,我们今天先不继续讲了,我们透过这一个事情,就可以窥探到一个整体的形势。


医学留学本身周期长、成本高,而且涉及到专业资格认证、实习、就业等诸多环节。如果目标国家收紧政策,可能会导致学位数量减少,签证难度增加等问题。再加上全球各种的不确定性,这些风险都会对留学生造成实实在在的影响。中国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在下降,有效需求不足。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中产阶级家庭可能无法像过去那样轻松承担孩子的海外留学费用,特别是像医学专业。

23年的时候我们整个团队一年要处理300个申请,今年明显少了,到目前只有200个左右。而且在过去一年里,我大概接到了不下五个学生或学生家长跟我打电话,说家里破产,或者投资失败,或者因为其他什么意外原本留学的资金没有了,问我有没有其他出路。所以中产家庭,换句话说,是最容易受伤且受伤最严重的群体。包括大家越来越关心就业的问题,我之前也说了,目前就业形势都不太好,所以应届生找工作不能太眼高手低,已经在工作的尽可能安于现状。在这样子的背景下,任何的规划,对于中产家庭来,必须要务实,要量力而行,理性评估。这个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不能抱着过去的思维,认为只要送孩子出国留学就会有美好的未来,这里面变量有很多,除了留学的总成本,包括学费,生活费,还得考虑汇率波动。前段时间股市突然上行,大家都觉得经济的春天要来了。猛冲这一下跟经济好有关系吗?恰恰出现的情况是经济差才来了这么一下,而不是经济好。不要被表面的经济现象所迷惑,实际的压力是存在的。


我觉得在中学阶段就应该开始进行职业探索和职业规划,加强风险意识。遇到很多学生,本科都是误打误撞被中介诱导读了什么运动科学,运动健康,但是毕业之后发现没有执业资格,,就业也很困难,想继续读硕士,比如读物理治疗,发现分数远远不够。如果孩子一开始就想读物理治疗,是不是高中阶段我们就可以规划读物理治疗的本科?是不是能少走很多弯路?最重要的是,时间就是金钱!如果目标是留在海外,说实话,澳洲的物理治疗本科,足够了。不要盲目跟风,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压力。


我有一个牛津大学本科的学生,大家应该都知道牛津大学本科,能读的肯定不是一般的学生,但就是大家认为天之骄子的牛津大学本科的学生,找到我们的时候,他说,他已经在世界上最好的学校念过书了,也不过如此,他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他只想到澳洲读个能够留在澳洲工作的专业,然后在澳洲生活。不得不承认这个小伙伴确实是,对自己,对环境,剖析的很到位,很透彻,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知道该怎么做……

经济压力下,中产阶级的留学能力确实受到影响。这不是一件坏事,而是提醒我们需要调整思维,务实规划。如果你还用过去的思维去理解世界,你就无法看清现在的局面。必须根据当前经济形势重新评估,留学不是投资留学就是消费,所谓的投资回报多是无法被量化的,之前的文章我也定义了这个问题。

时代在变化,大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也要与时俱进。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具备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个人很看好跨学科的专业,就像我我自己为什么会选择卫生经济学一样,其实我自己做康复也没什么不好的,但是我想往上走,我要突破瓶颈,我得选择一个能出圈的道路。但是也不是说只有卫生经济学能出圈,每个人情况不同,要结合自己的长处来。比如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叠加人工智能。美国现在有不少之前学计算机的,现在在转行做大健康数据,数字医疗等领域,这个风向我们要知道。所以如果你是计算机或者你是医学背景,你往对方领域跨,变成计算机+医学或者医学+计算机,前景是广阔的。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91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