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列市港妇杀夫: 她今年75岁,为杀夫女性和失地女性辩护的40年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徐维华已经不间断地为妇女权益工作了超过40年。

她今年75岁。退休之后,依然在工作,一年到头各地出差。采访前她还在山东见几位失去土地的农村女性,现在她的工作精力集中在遭受家暴的女性。


家暴、失地,这是当前女性权益问题里,发生最多、最焦灼和复杂的两种情况。

在媒体的报道中,徐维华常被称为“为杀夫女性辩护的人”。如今我们多数人认同家暴不是家庭内部的私事。然而这个观点成为常识,不过是近十年的事。2015年,我国出台第一部《反家庭暴力法》,次年3月生效。在这部法律出现之前的30多年,妇女权益工作者以一种肉搏的决心和姿态,在一线为受家暴女性奔走。这其中,有一种特殊又极端的情况:女性反杀家暴的丈夫。

谈起30多年前的案子和当事人,徐维华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往事的细节历历在目。当时的家暴没有独立的法律定义,民间对丈夫打妻子的态度也是默认的家庭纠纷,不少在家暴中被逼到反杀丈夫的女性,都被判了死刑。想起当年没能打赢的案子,那些没能救下反杀家暴丈夫的女性,她难掩苦涩、不甘,重复地说“我忘不掉”“接受不了”,这股愤怒持续太多年,成为她坚持为受家暴女性代理的动力。

农村婚内女性的另一种处境是失去土地。宅基地,指农村集体组织分配给成员,用来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土地。村里分给每户人家一块地,用来造房子,而每户人家通常会分给家里的每个孩子,然而经常会遇到的状况是,出嫁的女性会丧失分地的资格,出嫁到其他村的女性甚至会被认为不再属于这个村子。于是当离异的女性、丧偶的女性要回到家里,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土地,回不去了。在千千律师事务所受理的3000多起农村女性土地权益投诉中,胜诉的仅占一成。

2010年开始,徐维华开始接触失地女性的诉讼。她发现女性遇到的问题会叠加。比如女性受到家暴,同时她是一个农村出嫁女,因为在本村失去宅基地,考虑到离婚后她无处可去,她难以一下子就离开家暴的丈夫,容易陷入受虐的循环中。


徐维华对我说出的个人经历,是一代女性如何完成自我教育,又如何施以援手的故事,也是30多年中国女性争取权利的历史一角。

文|老衲


编辑|oi



15件

——“于心不忍,冤得要命”

从90年代开始,反家暴就是徐维华的工作重心,其中她经手的重大“被家暴反杀案”约有15件。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1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