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天子西逃,督抚媾和! 谁该为"东南互保"负责?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国近代历史上,东南互保是一桩毁誉参半的标志性事件。赞同的人认为东南督抚忍辱负重,保住了中国最后一丝元气。而反对的人则认为这是列强与买办的无耻勾结,是地方对中央一次彻头彻尾的背叛。


今天我们就从央地关系和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看当年那庄悬案究竟孰是孰非。

一、太平天国后的央地关系


首先我们来说说央地关系。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政府一度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那就是他手上没兵可用了。

平定发捻回苗,清政府靠的是湘淮楚系军阀。而他唯一能依靠的僧格林沁,又在与捻军的战斗中被各方势力给玩死了。

后来湘军一家独大,曾国藩为了向清政府表忠心,自动“解散”了湘军。在湘军解体后,其高层成了江南各省高官,中下层一部分回老家享福办教育,还有一部分直接在长江沿岸原地官转匪,变成了后来灭亡大清的主力之一:会党。

至此,长江以南的蛋糕基本上算是被湘系给瓜分完了。

这样一来,另外一支后起之秀淮系的处境就变得很尴尬。因为淮系是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才崛起的,所以在最后分割江南蛋糕的时候并没有吃到什么肥肉。可这几万张嗷嗷待哺的嘴要是不喂饱,清政府的人身安全都成问题呀!

朝廷摸了摸干瘪的荷包,默默叹了口气:只能这样了。




鸦片战争之前,国家财富,仰赖东南,东南一失,万事皆休。按理说,到了这份上,清政府也该垮台了,但他命好啊,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洋人的到来给清政府带来屈辱的同时,还带来了另外一笔意外之财:关税。靠着这笔意外之财,晚清又苟了几十年。

当时清政府有两个选择:第一是用这笔钱打造一支忠诚于自己的新军,然后再找机会灭了那帮乱臣贼子,重振大清雄风。第二是用这笔钱解决淮军的就业问题。毕竟江南已经被湘系瓜分了,你得另外拿出钱来安置淮军。不然人家李中堂少不得要提刀上洛,跟你痛陈利害。


清政府其实没得选,他只能拿这笔钱来养淮军。

这就导致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淮军事实上扮演了中央军替补的角色,从山东到辽东,从陆地到海洋,整个渤海湾的国防安全,全都攥在了李鸿章一个人的手上。



这种情况,清政府自然是寝食难安。所以我们会发现,太平天国之后到甲午战争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清政府特别好战。

为什么呢?因为打死鬼子除外患,打死杂牌除内乱啊!反正又不是我的人,死了也不心疼。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争,用的是湘军跟楚军。中法战争,用的是广西起义军延陵国的余部。刘铭传在台湾抗击日本,打辅助的是淮军、湘军,主力你猜猜是谁?太平军余孽!至于甲午战争,清政府更是像打了鸡血一样逼着李鸿章出战。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