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大選: "十月驚奇" 再現? 美國大選愈加撲朔迷離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目前距離11月5日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已不足一個月,各類民調顯示,選情非但沒有漸趨明朗,反而更趨撲朔迷離。到目前為止,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卡瑪拉·哈裡斯(Kamala Harris)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前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的民意調查支持率在過去的一個多月裡幾乎沒有變化。美國的選舉歷史顯示,無論是計劃已久、還是偶然發生,投票日的到來前有時會突發重大政治事件,通常被稱為“十月驚喜”,會一改選舉局勢。


從川普受到犯罪指控、兩次險些遇刺、到喬·拜登總統(Joe Biden)退出角逐,今年的大選經歷了一輪輪罕見的政治風波。在選戰步入最後沖刺階段之際,還會有什麼樣的“十月驚奇”最終左右誰將入主白宮

“十月驚奇”屢屢攪局大選


2016年,在距離大選投票日不到10天之際,美國聯邦調查局宣布重啟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裡·克林頓(Hillary Clinton)用個人郵箱處理公務問題的調查。在此前的幾個星期裡,幾乎所有全國性的民調都顯示克林頓領先,但這一突發事件在最後幾周顛覆了選戰,被認為是美國政治中所謂的“十月驚奇”的一個典型案例。

克林頓事後稱,前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的決定就像重磅炸彈,在投票日的11天前爆炸。

由於大選投票日是在11月初,因此10月份的突發事件更有可能影響潛在選民的決定,而且候選人也沒有足夠的時間補救。

美國大選政治中這類現象可謂不勝枚舉,早期的案例可以上溯到19世紀。1888年總統選舉前兩周,共和黨公布了一封由英國駐美大使的信,暗示從英國更青睞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這封信對愛爾蘭裔美國選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最終導致共和黨候選人本傑明·哈裡森(Benjamin Harrison)獲勝。




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管理學院院長托德·貝爾特(Todd Belt)指出,相對於國內外事務的重大新聞來說,更能影響選民的是選戰最後關頭有關候選人個人的突發事件,尤其是對那些還在猶豫不決的選民來說更是如此。

他說:“對於那些在選舉最後時刻最後投票的人來說,他們以二比一的票數支持了唐納德·川普,因為這確實削弱了她(希拉裡·克林頓)作為候選人的可信度和誠實。所以這類事情仍然可能發生。”

在2016年大選中,前總統川普在至關重要的密歇根州僅以0.2%,即1萬零704票的微弱優勢勝出。在今年可能會更加細微的勝負差距中,每一位選民、尤其是每一位在搖擺州的搖擺選民都被兩黨競選團隊認為是勝負成敗必爭的關鍵。


選情撲朔迷離,驚奇是否會再現?

進入10月份以來,截至到本星期一,美國公布了多達79項有關總統大選的民意調查,兩位候選人的差距絕大部分在1%和2%之間。

華爾街日報》星期五(10月11日)發布的一組最新的州民調顯示,哈裡斯和川普在關鍵州的登記選民中不相上下,川普雖在經濟和邊境安全有優勢,但在誰應該領導國家的問題上選民們則意見不一。

美國外交關系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前資深副總裁、外交政策傑出高級研究員詹姆斯·林賽(James Lindsay)指出,截至到本月4日的538項全國性的民意調查顯示,哈裡斯平均比川普高出2.6%,雖然這聽起來可能是優勢,但搖擺戰場州的民意調查結果則比全國差距更接近,並且在各自的誤差范圍內。

林賽同時強調,過去的經驗顯示,川普的表現往往超出預期,因為民調機構很難聯系到他的支持者並確定他們是否會投票。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