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国经济严峻维权事件激增 中产打破沉默挺身而出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自由之家:中国经济严峻维权事件激增 中产打破沉默挺身而出 https://t.co/ZrrmWAQ59K —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August 31, 2024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出现超过800起异议个案,同比增长了18%,以劳工和住房的抗议占大多数,主要分布在广东、山东、河北、河南和浙江。


烂尾楼导致建筑工人和业主陷入困境

数据由美国人权组织“自由之家”旗下的“中国异议监测”(China Dissent Monitor)资料库发表。研究人员综合分析中国300多个省级城市的纪录,四成以上异议个案来自商品房业主和建筑工人的抗议活动。超过170起个案与陷入债务问题的“碧桂园”和“恒大”有关。


国际组织“中国劳工观察”创始人李强对美国之音表示,在中国,建筑工人的抗议活动存在特定模式。

李强说:“ 他们就去政府门口(抗议),也去劳工局申请仲裁,也去网上发东西。譬如,有工人被拖欠20万,它(资方)可能先付你10万。你去闹,(个案)被重视了,又再付一点。这是恶性循环:只有通过抗议的方式才可以拿回来一些工资,但是最后他们很多人是拿不到所有的钱的,而且劳工仲裁只有一年,所以超过一年就不了了之了。虽然抗议事件很多,但是规模都比较小,都是几十人,很零星。这些工人都通过社交媒体来讨薪。这是一个常态。这样的话就会有很多信息出来。”

不少中产人士因维权反被维稳

地产项目烂尾除了影响工人的生计,也导致不少准业主陷入困境。李强说,比起底层人士,中产阶级维权可能要付出更高代价。

李强说:“譬如买房的这些房主,很多都拿不到房子,还要继续还贷。他们去起诉房地产商,但是很可能房地产商本身就已破产或处在破产边缘。他们期望透过维权方式去减少损失。若经常维权的话,政府会对他们进行维稳的。这种中产阶级的购房受害者在维权这方面更难一点。像农民工维权过后会回老家去,但他们每次去抗议,政府都会来交涉,过程中可能会有了维稳名单,可能事后派出所或居委会就要去找他们做政治思想工作。站在中国法律的角度这就是‘寻衅滋事’。”


李强说,目前中国就业形势严峻,即使有了房子,也不能保证就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李强说:“在逐渐失业,逐渐失去工作的过程中。目前中国整体经济发展不好,无论外贸还是房地产都受到经济下行影响。不少房主面临企业裁员的问题。有了房子,而且已经住进去了之后,却要面临还贷问题,不是因为建房、没收到房,而是因为住到房子里面后,失去了工作,还贷还不起了。”

自由之家:经济挑战或演变成管治问题


以往中国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房地产拉动。疫情后,中国当局采取了多项措施,涵盖财政、货币金融等领域,以刺激经济和提振消费。但房地产危机持续、美中贸易战等因素,使这些措施事倍功半。根据“自由之家”的资料,自2022年6月以来,中国共发生超过6300起异议个案,其中超过2800起抗议活动与陷入困境的房地产行业有关。研究人员说,中共素来要求民众服从一党专政,以换取经济繁荣。随着经济增长放缓,生活水平停滞不前,当下的经济挑战可能演变成管治问题。

接受美国之音专访的台湾华人民主书院协会理事长曾建元认为,中国的维权抗议活动多了中产阶级参与是一个重要警号。

曾建元说:“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得益者其实是中产阶级,用中共的语言来讲就是‘民族资本家’。相当程度上,中产阶级非常害怕中国回到过去政治动荡的年代,影响到他们既有的利益,不过因为中国近30年来高速的经济成长,不希望动乱的这种心态之下,容忍共产党继续执政。中产阶级抗议的比例居然占到五分之一,这是相当的高,也就是说,如果中产阶级自身的权利开始受到损伤,他们的权益意识就会上来,形成公民意识,要求法治、透明化等等。”

曾建元说,最近10年,中国经济出现断崖,连带中共建立在经济发展上的统治正当性也产生了破口。

曾建元说:“过去(中国)中产阶级惯于享受高度经济成长的利益,不会轻易挑战共产党的政权,相当程度上维护政治稳定,只是因为习近平10年领导下的错误,和美国形成霸权竞争,导致美国围堵,新冷战的形成,这都对目前中国大陆的经济状况造成根本影响。中产阶级只好表达他们的意见,希望政府在政策上能有所调整。在中国,非不得已中产阶级是不会出来,可是,如果共产党的领导无法回应中产阶级的声音。这对于共产党的党国体制、官僚跟干部的体系都会产生信心的影响,对共产党整个统治的稳定性从它的内部开始产生信心上的动摇。”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