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文革: 極左勢力喊拆國軍紀念碑 官方默認文革復辟?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極左勢力喊拆國軍紀念碑 官方默認文革復辟? https://t.co/TKBl5Y8Vyy —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July 4, 2024


對日抗戰史上唯一一座以中華民國官方名義修建的“紀念城”—“衡陽抗戰紀念城”的紀念碑,近日遭中國評論人士提及拆除,引發跨國軍史學家聯合發表“四大不容許”聲明,譴責中國極左勢力踐踏歷史,無疑是文革復辟。分析人士說,如果中國極左思潮繼續泛濫下去,首當其沖的就是嚇跑外資,不僅不利於中國自身的發展,反而會帶來災難。

以國軍“衡陽保衛戰”為背景的中國抗戰大片《援軍明日到達》在不久前遭到封殺後,同樣標志著國軍英勇史跡的“衡陽抗戰紀念城”紀念碑,成了中國激進分子新一輪瞄准的攻擊對象。


衡陽保衛戰

“衡陽抗戰紀念城”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岳屏公園,為追悼1944年衡陽守城戰中陣亡的國軍官兵而建造。當時國軍第10軍在軍長方先覺將軍率領下,以劣勢兵力抵御日軍進攻長達47天,是國軍對日抗戰中極為經典和艱苦的一次城市防御戰,被稱為“衡陽保衛戰”,亦被歐美軍史界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

中國評論人士、曾是中共空軍飛官的學者郭松民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民國時代的一切法律、命令,以及由民國政府授予的頭銜、榮譽稱號等等,統統失去效力。對一個城市來說,這不是歷史或文化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即:究竟是效忠新中國,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繼續效忠民國?他希望當地主事者“頭腦要清醒”,並在回應網友時說道:“要不把‘抗戰紀念城’叫上頭給拿掉。”

郭松民7月4日再於昆侖策網發表評論說,“國軍抗戰老兵”是一個偽概念,是對歷史正義的反攻倒算,因為決定一個人歷史定位的是他的最後身份,而不是他“曾經擁有的身份”。

認同他的網友說:“所言極是”;但反對他的更不在少數。在郭松民表示有時間要去衡陽“漫游體驗”一下後,立刻有網友跳出來炮轟說:“來的那天告訴我在哪裡?不呼你兩耳光對不住我是衡陽人!”、“敢來就套上麻袋,扔到萬福園去。”

對於郭松民等的一連串發文,一群年輕海外華人軍史學家忍不住發聲明譴責。出生在美國,著有《中美聯合:美國陸航在二戰中國戰場》的許劍虹、居住在台灣的香港城市大學哲學博士,著有《銘志天星:國軍紀念碑百年激蕩史》的徐全、在台灣著有《光輝記憶-國軍光榮革命戰記:抗戰與內戰時期陸海空三軍軍服、裝備全面解析》的吳尚融,以及著有《滇緬公路與戰時交通:1937-1942》的馬來西亞籍博士候選人林國榮等4人發表聯合聲明表示,面對中國極左逆流這種赤裸裸的文革復辟,他們絕不退卻,必然迎戰到底。


四大不容許聲明

聲明說:“我們呼吁海內外所有關注、心系國軍光榮歷史的人們,不再對這種惡勢力保持沉默,而是以最堅定的立場正告彼等之流:歷史不容掩蓋、真相不容扭曲、人心不容踐踏、榮譽不容玷污。”

徐全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表示,看到這樣的消息,感到非常憤怒,這是大開歷史倒車,不管是對文化資產的保存還是在歷史研究上,甚至於對整個社會的進步,都會帶來巨大的破壞。


徐全表示,“衡陽抗戰紀念城”在1948年4月落成,當時紀念塔上有蔣中正親自題寫的“衡陽抗戰紀念城”字樣 ,但在1949年後遭到破壞,蔣中正題寫的文字被鏟除,改為“衡陽解放紀念塔”,其他名人的題字也被鑿毀。到了1983年,為了對台統戰和回應中國人民訴求,衡陽地方政府欲恢復“衡陽抗戰紀念城”之名,但一直到2007年,蔣中正的題字才完全恢復。

徐全說,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很多遭到破壞的國軍史跡都被重建;即使不願意重建,也鮮少有人敢把已經重建的史跡再進行破壞。中國極左分子不斷挑釁這段歷史記憶,回避碑墓曾遭搗毀的悲劇,竟然主張再度破壞國軍史跡,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惡例。

徐全說:“實際上是文革極左的一種復辟,是嚴重踐踏很多當年在那場抗戰當中為國家民族犧牲的國軍先賢烈士,(是)對他們精神的一種踐踏,對他們付出犧牲的一種侮辱,這是不能令人接受的。”

他表示,幸虧方先覺將軍最後葬在台灣的五指山國軍公墓,否則如果葬在中國的話,“我估計完蛋了,他的墳墓可能都被敲出來了”。

矛盾心情
1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2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