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新西兰: 生物剽窃:新西兰剽窃了中国的猕猴桃?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5月13日至24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各成员国代表在该组织日内瓦总部参加为期近两周的外交会议,就拟议的“关于知识产权、遗传资源和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的条约”进行最后阶段的谈判。该条约旨在遏制“生物剽窃”行为。不过,谈判各方在如何确定生物来源问题上存在诸多分歧,例如: 生物具体指什么 ? 是网络上可以获得的生物数据库还是实体生物?来源国如何确定?如果一个生物在多个国家存在如何确定其来源?因此周一的谈判最终是否能够达成一致至今依然是一个悬念。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来聚焦生物剽窃的定义问题,中国国内有媒体报道说,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是,中国也是遭受“生物剽窃”的受害国,“比如说云南的猕猴桃,到了新西兰稍加改进,变成奇异果。目前,新西兰奇异果出口量占国际市场70%的份额,而原产地中国却分文未获。“

不过,上述案例是否属于生物剽窃的范围?对国立台湾大学农学系的退休教授郭华仁先生来说,类似的农作物从一国被移植到他国的现象并不属于生物剽窃的范围。


他解释说:一个栽培的农作物从历史上来看都是从无到有,中国有许多农作物被移植到世界上其他地方,同样,中国也吸纳了世界上别的国家的农作物,比如说,小麦,大米等作物都不是源自中国的植物,所以,农作物从一国移植到他国并不属于生物剽窃的范围。

就拿猕猴桃而言,这肯定是源自中国的水果,新西兰从1920年代开始种植,并且从五十年代开始进行大规模种植与商业推销,将一个本来无人知晓的水果变成一个全世界人都喜欢的水果。当然,这其中经过了品种的改良,以及对名称的改变,使用新西兰的奇异鸟的名字来命名,新西兰丝毫没有提到它的中国来源。之后猕猴桃又回销到中国去,因为中国虽然是猕猴桃的故乡,但却并没有大规模的种植,今天中国又从2000年代开始种植新西兰培植的猕猴桃,中国还是全世界猕猴桃产量最大的国家,而新西兰却不过是13 %而已,所以,从猕猴桃的移植故事来看,其实中国是从中受益的国家,而且,这并不是一个生物剽窃的案例。而且,联合国粮农组织早已就农作物的专利问题公布了明确的法规。




猕猴桃 © 网络

法广:那您能够举一个典型的生物剽窃的例子?


郭华仁教授 : 通常生物剽窃涉及的是有药用的物种。比如说非洲国家的土族人有一种野生的植物,在某方面有特殊的疗效。该植物被西方国家的制药厂研制成药品,但却并没有知会这一植物的原产地的非洲部落,更没有给予任何形式的经济补偿。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生物剽窃的例子。

郭教授还介绍说,之所以会造成生物剽窃,主要是由于南方以及北方国家在生物科技技术上的落差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往往位于温带地区,在物种上并没有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地区的国家那样得天独厚。他认为有必要达成一个保护生物资源的国际性条约。不过,也有专家认为仅仅依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一个机构或许并不足以解决问题,而且,发展中国家或许应该首先从完善本国的生物资源保护立法,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应对生物剽窃。

非常感谢台大农业系退休教授接受法广的专访,法广将在谈判结束之后,再请专家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结果做进一步的分析。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7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