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移植豬肝後,71歲肝癌患者已能下地行走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科學家異種肝移植技術已經站上了全世界的最前沿。


繼昨日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宣布完成首例豬-人肝腎聯合異種移植,今天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也報告了一個“世界首例”——成功完成豬肝移植給右葉巨大肝癌病人,目前患者已經可以下地行走,身體狀況良好。

手術由安醫大一附院院長孫倍成教授團隊主刀,孫倍成教授有著近20年的肝移植手術經驗,曾開展過全球首例成人間“廢棄肝臓標本”肝移植及兒童到成人腹腔器官簇移植。




患者已可以下地行走 圖源:安醫大一附院官方微信公眾號

患者是一名71歲、患有右葉巨大肝癌的男性,此前已接受過介入等治療無效,隨時可能出現肝破裂的情況。基於同情及無傷害緊急的原則,醫院充分征得了家屬和患者知情同意,同時獲得了學術委員會、臨床新技術倫理委員會、器官移植倫理委員會及動物倫理委員會同意,決定開展該例患者異種肝移植研究。

安醫大一附院稱,本例轉基因豬到活體人的異種移植取得成功,開創了轉基因豬異種肝移植的先河,是中國科學家從0到1的原始創新,說明中國科學家異種肝移植技術已經站上了全世界的最前沿。




圖源:安醫大一附院官方微信公眾號

5月17日手術當天,孫倍成教授團隊首先切除了患者右肝巨大腫瘤,術中進一步證實,患者剩余的左葉肝臓已經不足以滿足患者的肝功能。團隊隨即摘取了一頭經過10處基因編輯豬的肝臓,移植到患者右側肝窩內。


據了解,本次手術采用的異種移植方式是“輔助性肝移植”。今年5月發布的《異種肝移植的探索之路:從科學研究走向臨床應用》一文指出,與全肝移植相比,輔助性肝移植的存活時間較長,受體出現凝血調節功能障礙的發生率也較低。考慮到肝臓的代謝功能十分復雜,以輔助性肝移植開始異種肝移植的臨床嘗試似乎更有優勢。

手術非常順利,豬肝移植完成後即刻分泌膽汁。根據安醫大一附院最新披露,最新的檢查結果顯示,沒有發現超急性和急性排斥反應,患者凝血系統沒有障礙,肝功能已經恢復正常。

移植豬肝運行良好,每天有200ml左右金黃色膽汁分泌,CT和B超證實,移植豬肝臓肝動脈、門靜脈、肝靜脈血流完全正常。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5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3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