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台灣能否抵御中國軍事入侵?(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台灣能否抵御中國軍事入侵?】


近年來,隨著不對稱戰力(又稱“豪豬戰略”)的擴大,台灣中國解放軍的防御能力也隨之增強。該戰略主張使用使用較小型但高效的武器來對抗規模較大的敵方武力。https://t.co/4nMRoOgnMq—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May 24, 2024

台灣總統賴清德上任後,中國發動大規模圍台軍演。近年來,台灣發展不對稱戰力,用較小但有效的武器提高侵略代價。兩岸軍事力量懸殊,台灣能否抵御中國軍事入侵?


台灣總統賴清德5月20日宣誓就職數日後,中國舉行為期兩日的“聯合利劍-2024A”大規模環台軍演。

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誓言扞衛台灣民主,並呼吁北京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

中國領導層將台灣視為中國領土,必須與大陸 “統一”,而且必要時可以動用武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發言人李熹周四對官媒表示,環台軍演是對“台獨”勢力的“有力懲戒”,也是“對外部勢力幹涉挑釁的嚴重警告”。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對德國之聲表示,中國近年來發展出“以軍事手段傳遞政治信號”的行為模式,這一次也不例外。

台灣的“不對稱”戰力

台灣國防部譴責中國軍演是“不理性挑釁、破壞區域和平穩定行動”,並表示已檢派海、空及地面兵力應對,“全體官兵嚴陣以待”。

近年來,隨著不對稱戰力(又稱“豪豬戰略”)的擴大,台灣中國解放軍的防御能力也隨之增強。該戰略主張使用使用較小型但高效的武器來對抗規模較大的敵方武力。

根據美國國會近期一份關於台灣防務的報告,華盛頓正推動一種非對稱防御戰略,該戰略“設想台灣投資旨在通過結合反艦導彈、水雷和其他類似的小型、可分散且相對便宜的武器系統來削弱兩棲入侵的能力”。

這包括使用無人機,例如去年推出的國產“銳鳶二型”無人機。


而移動式岸防巡航導彈系統(CDCMs)等低成本彈藥可以摧毀中國昂貴的海軍艦艇和裝備。

隱形快速攻擊艇和微型導彈突擊艇是其他相對便宜但非常有效的裝備。它們可以分散在台灣各港口的漁船上。

水雷和快速布雷艇則可使任何入侵海軍的登陸作戰復雜化。

台灣的天然屏障

地理位置是台灣防務的另一項優勢。全面攻台需要派遣數十萬軍隊穿越台灣海峽,這將是一項漫長而艱難的行動,大批船只容易受到攻擊。


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亞洲問題研究員薩克斯(David Sachs)寫道:“入侵台灣或成功實施封鎖 ”將是 “現代史上最復雜的軍事行動”,需要海陸空三軍協調並與網絡戰同步進行。

薩克斯指出,季風季節意味著登陸行動一年中只有幾個月可以進行。

此外,入侵部隊需要的深水港口或足夠大的海灘登陸點非常少。台灣本島東海岸遍布懸崖峭壁,為大規模入侵提供了天然屏障。西部海岸水淺,這意味著大型船只需要停泊在離岸較遠處。

水雷、快速攻擊艇和導彈攻擊艇,加上部署在海岸和附近島嶼上的陸基彈藥,將在解放軍建立灘頭堡之前最脆弱的階段進行反擊。



台灣的地理位置提供了天然的防御屏障

薩克斯強調,即使入侵部隊能夠建立灘頭陣地,台灣的多山地形也會限制軍事行動。

台灣首都台北坐落在群山環繞的盆地中,只有少數幾個入口,給防御陣地提供了優勢。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3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2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