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拜登对华加关税的手法挨批(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万维读者网(Creaders.net)林孟编译报道:美国《每日信号》网站发表倡导美国能源的全国性组织“未来力量”(Power the Future)阿拉斯加州主任惠特贝克(Rick Whitbeck)的文章说,拜登政府决定提高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钢铁、电脑芯片和其他技术产品的关税,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美国大部分人来说,这一消息是拜登寻求连任的举措,或者是试图支撑拜登自上任以来,一直优先考虑的电动汽车行业,作为其绿色环保议程的一部分。然而电动汽车的国际供应链不会很快神奇地停止中国共产党的运作。

拜登表现出了对推动“零排放”政策,迫使从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传统能源供应退出的过度喜好。然而他对美国国内采矿项目的打击似乎完全适得其反。如果拜登真的想遏制中国的地缘政治力量,就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其政府打击国内采矿机会的历史,允许在国内开发铜、石墨、镍、钴和其他关键和战略矿产,将比征收关税更起作用。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到2040年,要实现拜登政府的绿色能源目标,需要开采数量惊人的地下元素,其产量至少是目前全球产量的五倍。石墨、钴和锂的需求量都将超过其当前供应量的 25 倍或更多。在接下来的四分之一世纪里,我们需要的铜将是过去3,000年产量的两倍。如果拜登不让我们挖掘,所有这些都是不可能的。

美国拥有自己矿产资源的巨大机会,然而拜登政府几乎在每一个转折点上都阻碍了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例如,明尼苏达州的Twin Metals和Duluth Complex项目可以开发大量的铜和镍矿藏,但拜登已下令禁止开发。亚利桑那州的Resolution Copper勘探区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美国内政部批准将其“无限期搁置”。

西半球最大的铜矿藏是阿拉斯加的卵石矿。但美国环境保护署向极端环保分子低头,无视美国陆军工程兵团(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的“最终环境影响声明”,继续阻扰开发价值超过5,000亿美元的矿藏,导致季节性失业率超过20%的阿拉斯加农村地区,失去了700个全职工作岗位的可能性。




拜登对华加征关税受到国内能源团体痛批


自拜登上任以来,阿拉斯加已成为60多项针对其资源型经济的政府和行政命令的目标。最近的一次发生在世界地球日,当时国会授权的通往富含铜、锌和其他战略和关键矿物的安布勒矿区(Ambler Mining District)的道路项目 被内政部阻止。

内政部就像对待亚利桑那州的Resolution矿一样,将“原住民反对”作为其决定因素,然而许多离矿区最近的村庄和部落公开支持该项目及其未来的就业机会。在阿拉斯加,拜登政府实际上封锁了通往拜登关税声称要保护的矿产的道路。

阿拉斯加州州长邓利维(Michael Dunleavy)及其整个国会代表团一直公开批评拜登政府谈论“零排放”,积极反对国内采矿项目方面持续虚伪。明尼苏达州和亚利桑那州国会社区的许多人也做出了同样的反应。他们一直无法突破拜登政府选择听取生态活动人士和职业官僚的反开发议程。

能够损害中国、赋予美国实力并开始消除全球失衡的,是在国内开采和加工的美国关键矿产和元素。让我们看看,拜登政府是否明智地接受了这一事实,或者美国是否厌倦了奉承于中共,并在 11 月大选对联邦领导层进行根本性改变。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41 Seconds and 8 DB Queries in 0.002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