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年輕的教授為何選擇自殺那些"對賭"失敗的青椒們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4月2日,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副教授宋凱被發現在家中自殺。這位38歲的“青椒”在4年的首聘期考核裡被評為“不合格”。


我們尚不能知曉宋凱博士死亡的真正原因。在校方人事處的回復中,“宋凱生前患有抑郁症,且並未被降職”。

一位熟悉宋凱博士人士告訴《知識分子》,“因為考核被學校認定為不合格,宋凱從副教授降到講師崗,薪水待遇也相應降低。盡管學校提到只退還了1萬元安家費,但原本承諾的購房補貼,剩下的40%也不再發放了”。


《南京林業大學高層次人才首聘期考核辦法》中規定,科研項目和論文分別占50分,其中若沒有完成協議中約定全部項目,項目部分計為0分,而考核的合格線為75分。不合格意味解聘或是降級聘任、不予發放剩余購房補貼,同時按下一層類人才引進待遇退還安家費、購房補貼差額部分。

這樣的條款在近年來高校的聘任合同中並不鮮見。社交媒體中,學術青椒自嘲為“對賭協議”。

前述熟悉宋凱人士表示,宋凱老師所在環境工程系實力還比較弱,沒有博士點,系裡20多位老師每年國自然命中不過一兩項,有的年份為0。從履歷上講(北大碩士,UBC博士)宋凱可以說是系裡“近十年來引進的最為優秀的人才”,但他2019年入職時已然33歲,青年基金申請窗口短,而面上基金難度高,遂最終國自然沒有進項。

這一切都以“自願”的名義進行。《知識分子》收集的一些案例顯示,訂立合同時人事處輕松道“都會過的,只是走個形式”;正式入職後才發現,科研啟動經費報批困難,一旦“分手”還面臨追回風險;更有甚者,安家費的賠償條款延續到了第二聘期,考核不過要求雙倍賠償安家費;服務期10年起步並一延再延。

從某種程度講,離開可能是一種更好的選擇,考核不通過降級留任意味著從招生、資金、資源等各方面被邊緣,但服務期內主動辭職又面臨著動輒幾十萬高額的違約金。

“這是一種系統性的壓抑,充斥著無盡的價值感剝削,不斷吞噬年輕學者的職業尊嚴和成就感”,一位985文科教師在經歷聘期解職後寫道。

倒賠幾十萬的科研人員


2023年初,距離中期考核還有11個月,常寧接到就職的大學通知,由於研究“進展緩慢”,他被降薪、停招學生。

同年11月,他決定辭職離開,人事處幫他算了一筆賬,在離開前,他需要全額退還學校住房補貼150萬。

一過完年,常寧東拼西湊,又問幾個朋友借錢,把錢還給學校,才拿到離職文件,“150萬的房補,稅後我到手115萬,但最後連稅一起還給學校。” 日前,學校給他打電話,又少算了50萬,讓其補完,否則不放檔案。

2019年,常寧拿到了國家“青年千人”,當時他作為省人才被引進該校不久,對於未來躊躇滿志,盡管他需要轉換研究方向。“當時我覺得,‘青千’這個所謂小人才稱號是一個保障,能夠讓我去挑戰一些新的事情,而我確實也能作出一些東西。”


入職之前,常寧在美國做博後,曾以第一作者在 Nature和Science等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10余篇。回國後,他跟學校簽署了聘用協議,服務期8年。

拿到國家“青年千人”後,學校要求他簽署一個補充協議,聘期內至少發表1篇nature/science或兩篇大子刊,“很多人會說,沒人逼你簽合同,你自願的。但實際情況是,你不簽補協議,他們就不兌現待遇,而且他們催著你簽”。

2022年末,常寧被口頭告知,“很可能過不了考核。”隨後不久,他因“科研進展緩慢”被要求停招學生,停發津貼。

常寧還未到中期考核,甚至“科研進展緩慢”的評判依據是什麼他都未被告知。與他相似,聘期內考核不過之後學校做出懲罰的並非孤例。一位老師在中部某地方高校任職,她告訴《知識分子》,中期考核後她被降薪。與此同時,原本作為獨立PI的她被撤掉課題組,停止招生,自己和學生都並入其他人組裡,研究方向再難由自己控制。

湖南某二本院校的老師反映,該校大量招聘博士,設置了6年兩個考核期,考核期沒有達標的,退還全部安家費、科研費,甚至包括所謂占編費(2萬至4萬)。

目前《知識分子》所知,一些高校對(可能)無法完成考核的老師做出辭聘、退還錢款、降薪、停止招生等手段。但更殘酷的經濟賠償更多發生在教師辭聘糾紛中,其中爭議較大的是科研啟動經費和違約金等類目。一些高校希望以高昂的“違約金”留住人才,一些被法院酌情減免,一些得到支持。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3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7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