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在杭州卷不動的年輕人,重回北上廣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杭州成為年輕人們在北上廣之外的“最優解”。這裡有以阿裡為代表的互聯網大廠們,意味著財富的積累和個人價值的實現;這裡有西湖,有靈隱寺,植物茂密,氣候濕潤,代表著更閒適和愜意的生活。

但如今,時代的紅利不再,互聯網的熱浪退潮,所有人不得不重新審視工作和生活的意義。一些年輕人開始收拾行囊,踏上了離開的旅程。


杭漂,漂不動了

黎林樺決心離開杭州了。

徹底離開之前,她想和老同事們最後再聚一聚,但總有人要加班,聚會的時間,5個人改了3次。結果,當黎林樺到達約好的KTV,迎接她的是一個空無一人的包廂。

她一個人唱了一個多小時的歌,直到晚上9點多,所有人才到齊,有人只唱了兩首歌,就又回去工作了。最後一首歌,黎林樺選擇了《當》,“喊出來後,心胸暢懷”,有一種要奔向人生繁華的感覺。她也終於要說告別了。

廣東人黎林樺,24歲,在香港念完了新聞學碩士。去年3月,她來到杭州,入職了一家互聯網公司,“是我當時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


在內容運營崗位,黎林樺經歷著頻繁的人事變動、連續的熬夜加班,以及幾乎看不到成果的工作,這些都一次次使她感到挫敗。

“已經到了中國最好的公司之一,但是我接觸到的,好像一座搖搖欲墜的大廈。”工作僅半年,印象中大廠的光環徹底褪去,黎林樺的離開更像是一場逃離。

同樣地,2021年,向淨海入職了杭州的一家公司。她戲稱,那是“互聯網校招的最後一屆曙光”。去年9月,她選擇了離開,去到上海,沒有帶走一件家具。


因為一份工作,來到杭州,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順理成章的選擇。這裡有以阿裡為代表的互聯網大廠們,意味著財富的積累和個人價值的實現;這裡有西湖,有靈隱寺,植物茂密,氣候濕潤,代表著更閒適和愜意的生活。



▲杭州西湖蘇堤春曉。圖 /視覺中國

大概六七年前,在互聯網浪潮最洶湧的時代,杭州用真金白銀的政策補貼,成為“人才爭奪戰”中的大贏家。一則2018年發布的調研報告中提到,在2017年一季度到2018年二季度之間,杭州互聯網工程師人才的淨流入率為12.46%,位居全國第一。其中,來自上海的最多,然後是北京。當時,有一種說法是,這批在杭州工作、北上生活的互聯網人才們,正在把北京上海變成杭州的“後花園”。

“杭漂”一詞也是在那時開始流行起來。杭州一度成為,年輕人們在北上廣之外的“最優解”,所有人都試圖在這裡找到,工作和生活之間,最微妙的平衡點。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7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0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