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台灣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引爭議 有五大關注點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析人士認為,這次圍繞“國會改革法案”的爭議點在於審議過程的程序正當性,而攻防戰本身也是大選後情緒的延續,反映了在野“藍白”陣營與執政綠營的撕裂。https://t.co/WoyFXqfqq2—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May 23, 2024


台灣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攻防戰,繼上周發生激烈沖突後,周二(5月21日)恢復開會當天場外過萬民眾集結抗議,預計周五(5月24日)法案繼續審理時,示威會持續發酵。

有關法案最具爭議的是“藐視國會罪”,立法過程也被質疑違反程序正義,在野陣營以人數優勢“輾壓少數”。


這是年初台灣大選後立法院“三黨不過半”及“朝小野大”格局下發生的爭端,也是新上任的總統賴清德面對的第一個挑戰。外界關注未來台灣政治走勢,以及示威會否持續擴大演變成“太陽花運動2.0”。

有學者對BBC中文分析指,相比法案本身,這次爭議點在於審議過程的程序正當性,也有分析認為事件是大選後情緒的延續,反映了在野“藍白”陣營與執政“綠營”的撕裂,若雙方都不退讓,未來四年恐怕會繼續爭執不休,而北京樂見台灣亂局。

國會改革法是什麼?



圖像來源,YASUYOSHI CHIBA / AFP

今年1月台灣大選選出113名國會立委,“藍營”國民黨、“綠營”民進黨、“白營”民眾黨分別獲得52、51、8個席次,構成國會“三黨不過半”格局,若在野的“藍白”陣營合作,可壓到執政綠營的人數。


這次爭議源於“藍白”共同提出《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25條修正條文,包括五大方向: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立法院調查權及聽證權、強化人事同意權、正副院長記名投票制,以及被認為最具爭議的“藐視國會罪”。

根據“藐視國會罪”內容,被質詢人除為避免國防、外交明顯立即的危害或依法應秘密的事項者並經主席同意者外,不得有“拒絕答復、拒絕提供資料、隱匿資訊、虛偽答覆”等藐視國會行為,違者經院會決議後可處新台幣2萬至20萬元罰鍰,逾期不改正可連續開罰。政府人員於立法院受質詢時,為虛偽陳述者,依法追訴其刑事責任。此外,被質詢人不得“反質詢”,但未有明文定義何謂“反質詢”。

在野的國民黨和民眾黨認為,國會改革法案是要加強立法機關的監督能力,重點之一是政府官員不得在國會聽證備詢時說謊或蓄意隱匿,並強調歐美國家都有藐視國會罪,條文主要針對政府人員,普通民眾不會受到刑事處罰,且需經過法院宣判才能算數。


民進黨則表示,藐視國會罪定義過於寬松,恐引起寒蟬效應,又質疑過分擴張立法院權力會違反權力分立原則,可能違憲。另外,部分商界憂慮條文沖擊營商環境,若私人企業被要求到立法院接受質詢,可能要交出投資計劃和商業機密等資料,否則被扣上藐視國會罪。

部分反對聲音的論點也包含對“中國因素”的憂慮,指推動法案的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傅崐萁,4月曾率領十多名黨籍立委訪問北京,會見大陸國台辦高層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批評者擔心北京可能希望藍營為國會“擴權”,以降低民進黨行政當局的執政效率。

立法過程為何引爆朝野沖突?

台灣立法院會議(簡稱院會)每周二、五舉行。根據立法流程,一個法案提出後會經過程序委員會確認,送到院會一讀,接著需要過三關:委員會審查、黨團協商、院會表決。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5 秒 and 10 DB Queries in 0.004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