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全長258公裡,中國最長跨市"地鐵"要來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條全長258公裡,橫跨廣州、佛山、東莞、肇慶、惠州5城的東西向“地鐵化”運營城際大動脈,要來了。


近日,珠三角地區備受關注的廣佛南環、佛莞城際鐵路即將開通運營,將與已開通的佛肇城際、莞惠城際鐵路首末相連,貫通運營。

不同於傳統城際鐵路,該線路將全面啟用“站站停+大站快車”的公交化、地鐵化運營模式,乘客可隨到隨走,無需提前購票。同時,支持使用地方交通卡刷卡和掃碼上車,方便快捷。


由於該模式與傳統認知中的城際鐵路有本質區別,更接近於日常地鐵出行模式,因此被不少網友打趣為“廣東大號地鐵”。

雖然其他城市群有過類似城際鐵路“地鐵化”嘗試,但范圍相對較小,如粵港澳大灣區這般一下子貫通250多公裡、橫跨5市,尚屬國內首次。

軌道交通“地鐵化”

我國城市群尺度軌道交通系統通常分為四個層次:以地鐵為主,滿足城市內部多式出行需求的城市軌道交通;以市郊鐵路為主,主要支持中心城區與市域(或都市圈)外圍之間潮汐式通勤的市域(郊)軌道交通;以城際鐵路形式為主,主要支撐城市群內不同城市之間多種出行需求的城際軌道交通;以高鐵或普鐵為主,服務跨區域出行的軌道交通。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楊浩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城市軌道交通、市域(郊)軌道、城際軌道一體化規劃建設和運營是未來發展方向。這種模式既能滿足乘客個性化出行需求,又能優化交通服務資源配置利用,是軌道客運交通的高級發展形式,也是運營管理制度的服務業態創新。


廣州地鐵集團宣傳部部長許坤傑曾表示,廣佛南環、佛莞城際鐵路在完成試運行和各項相應的程序後將盡快開通運營,有效加強廣州、佛山、肇慶、東莞、惠州等5個城市的區域交通聯系,加快形成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通勤圈。

比如,從廣州長隆站乘坐“大站快車”出發,到佛山西站、東莞西平西站用時約30分鍾,到肇慶鼎湖東站、惠州陳江南站用時約60分鍾,將實現廣州至佛山、東莞中心30分鍾互達,其他城市60分鍾互達。




四線開通後將橫跨5城。圖片來自廣東發布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沛霖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談道,新建廣佛南環、佛莞城際鐵路與佛肇城際、莞惠城際鐵路相連後,東西向貫穿粵港澳大灣區,補齊了現在以南北向為主的城際鐵路網絡,有利於促進珠江口兩岸交流,完善大灣區軌道交通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這四條城際鐵路采用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模式(TOD開發模式),有利於將軌道交通延伸方向與沿途城市功能和地塊價值相結合,帶動沿線地區經濟增長,形成新的經濟帶。

李沛霖指出,這四條城際鐵路跨越多個城市,需要在票價、鐵路行車制式、管理等方面實現統一,並協調好城市間財政稅費和上蓋物業(一種依托地鐵軌道系統而建立的物業類型)分成。這既有利於發揮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機制,促進區域內暢通溝通,也有利於反哺各地區公共服務,形成良性循環。

同時,李沛霖也提到,跨區域協同推進的最大難點在於利益分配問題,需市場化上蓋物業之間的合作,探索出合理的合作機制,平衡各方利益,才能有效推進適合城際軌道交通的TOD開發。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8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3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