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美芯片法案"弱點" 太突出 北京據此反有優勢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國在先進芯片發展上極力打壓中國,但在成熟芯片上恐對中國無計可施。外媒指出,美國《CHIPS 法案》並沒有解決中國恐拿下成熟節點(25奈米及以上)主導地位的問題,預計到2030年,中國在成熟芯片市場將拿下50%的市占率,僅憑這一事實,美國將失去其所追求的目標供應鏈控制權。


《CHIPS 法案》該政策目標,是美國芯片供應鏈的獨立。成熟芯片的應用均為日常物品,包括醫療儀器、汽車、飛機,但最重要的部分是軍事硬體。因此,這意味著“美國將失去生產重要軍事硬體能力及掌控權”。

美國系統中使用的芯片估計有20%至40%來自中國。軍用硬體中的組件數量龐大,若要驗證每個芯片(例如通用微控制器)的來源是不切實際的。最令人擔憂的是,其中一些芯片可能來自與中國軍方有聯系的公司,從而帶來側通道和加密攻擊的風險。


例如,軍用悍馬車需要數千個芯片,從GPS到感測器再到CPU。軍用設備中最先進的處理器可能會使用14奈米技術,相當於2015 年iPhone使用的技術,但大多數處理器的復雜程度要低得多。

外媒稱,中國正在采取一再重復的經濟策略,找到一個產業的弱點,主導低端市場後向上移動。中芯國際的策略是,先生產技術含量較低的芯片,然後再瞄准更先進的節點。

除了中國正積極推進國內供應鏈的自給自足,中國對這些低端芯片的全面覆蓋戰略,正為他們在與美國的經濟戰中提供了優勢。


依照報告指出,中國半導體策略由2個目標驅動,包括自給自足,以及透過掌握成熟的節點芯片,在全球供應鏈中建立戰略杠杆點,有效創造潛在的瓶頸,並增強其地緣政治影響力。




至於中芯國際,其目標是進入更先進的節點,但目前還很困難。目前中芯國際正在擴大成熟芯片的市占,盡管成熟芯片的利潤較低,但這家公司仍是實現創建阻塞點的策略目標。

雖然美國也為成熟芯片發展專門撥款,但總補助金額卻不到20億美元(約新台幣645.7億元),相較先進芯片補助款280億美元(約新台幣9040億元),且美國政府也沒有有效地提供激勵措施,事實證明遠遠不夠。

外媒指出,雖然美國有晶圓廠,但主要外包給海外代工廠,例如台積電和聯電,但這兩家公司是台灣的,因此,美國得具備芯片制造能力,是擁有獨立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部分。另外,還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來開發成熟的節點芯片,並更積極地監控軍用芯片的供應鏈,對所有節點規模的中國芯片實施更全面的關稅制度。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6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