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国确保粮食安全的雄心面临多重挑战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国确保粮食安全的雄心面临多重挑战 https://t.co/JyI9HXZG1B—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May 23, 2024


中国已设定目标,将在未来十年大幅减少对海外采购谷物、大豆等农产品的依赖,以符合其推动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但路透社引述多位专家表示,这个世界最大农产品进口国要实现这一目标将极其困难。

根据4月底发布的一份文件,中国政府期望到2033年时主要谷物和豆类的自给率将达到92%,高于2021-2023 年的84%,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本世纪中叶成为“农业强国”的目标迈进。


中国削减进口将对从美国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生产商造成打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肉类和谷物市场,这些国家的生产商已经扩大了产能来满足中国14亿人口的需求。

中国农业部预测,迄2033年的10年间,其玉米进口量将下降75%至680万吨,小麦进口量将下降60%至485万吨,大豆进口量将下降21%至7,870万吨。大豆是中国去年农产品进口总额2,340亿美元中的最大宗商品。

这些目标与过去十年中国谷物和油籽进口量激增87%的趋势相逆。

上海农业咨询公司Sitonia Consulting的联合创始人达林·弗里德里希斯(Darin Friedrichs)表示:“预测10年后这个国家(中国)进口量将比今日大幅下降,这似乎有问题。”

五位分析师和行业高管表示,中国将难以实现其目标,主要是由于缺乏土地和水资源。中国土地和水资源有限,将必须要通过利用包括转基因作物在内的技术大幅提高农业生产力,并扩大种植面积,才有可能满足北京的10年预测。

美国农业部(USDA)与北京的预测形成鲜明对比,该部预估中国迄2033至2034年的玉米进口量大致与当前水平持平,小麦进口量将下降20%。两者最大的分歧在于,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大豆进口量将增长39%。

美国农业部也预计,中国的动物饲料(大豆和玉米的主要用途)需求增长将超过国内玉米产量增长,并刺激高粱和大麦的进口增加。

国家安全

粮食安全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首先要务。中国曾有过饥荒的痛苦历史,必须用不到9%的耕地和6%的水资源来养活全球近20%的人口。


中国在新冠疫情大流行和俄乌冲突期间面临供应链中断,减少对进口依赖的紧迫性愈发凸显。

中国美国的贸易战以及气候冲击,都加剧了中国面临的挑战。美国中国的第二大农产品供应国、仅次于巴西。去年暴雨气候重创了中国小麦的收成。

6月1日,中国将实施一部粮食安全法,该法要求实现粮食绝对自给,并要求地方政府将粮食安全纳入其经济和发展计划。这将强化北京其他促进粮食生产的努力,包括本周宣布增加对农民的谷物保险,以保障其收入。

上个月,北京启动了到2030年将粮食产量提高至少5000万吨的计划,重点在升级农田和投资种子技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土壤挑战

中国通过扩大未开垦土地的种植面积、并鼓励农民从经济作物转向主食作物之后,去年的玉米、大豆、土豆和油籽产量都增加。

然而,尽管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去年玉米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亿8884万吨,进口量仍飙升至接近创纪录的2710万吨,主要受到贸易商更青睐质量更高、价格更便宜的海外玉米所推动。

中国官媒报道,由于耕地不足、生产规模小、农民和农业技术缺乏,农产品产量增长遇到瓶颈。

世界银行2021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巴西的三分之一、美国的六分之一。

在这个大部分土地都是多岩石山脉或沙漠的国家,土壤退化和污染使其几乎没有扩张的空间。

中国政府越来越多地呼吁保护其肥沃的黑土,并计划于2025年完成为期四年的土壤调查。上一次调查于2014 年进行,发现其40%的耕地因过度使用化学品农药和重金属污染而退化。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中国投入了数百万美元用于研究在内蒙古和新疆的沙漠地区种植水稻等耗水作物。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8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