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伊朗總統座機失事後,飛行員的電話為何接通?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同行的兩架直升機


為何沒有立即展開救援?

當地時間5月23日下午,伊朗總統萊希的葬禮將在他的家鄉馬什哈德進行。此前一天,官方吊唁活動在德黑蘭舉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主持了祈禱。當搭載萊希等人棺槨的靈車駛上街頭,道路兩旁站滿了伊朗民眾。


5月19日,萊希前往伊朗和阿塞拜疆邊境地區,出席吉茲加拉西大壩落成儀式。參加完活動後前往東阿塞拜疆省大不裡士市的途中,萊希搭乘的貝爾-212直升機在大霧中失聯。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搜索,救援人員在大不裡士市以北的阿拉斯巴蘭山區發現了直升機殘骸,包括萊希及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在內的9名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人們感到困惑和震驚。”德黑蘭戰略研究所(RISS)高級研究員哈格帕納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這些天,不少伊朗民眾表達了疑問:總統的出行計劃為何會制訂得如此糟糕?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如此嚴重的災難?

隨著乘坐另一架直升機與萊希同行的總統辦公廳主任侯賽因對媒體公布了更多事故細節,結合伊朗媒體發布的現場殘骸影像,以及空難調查員們的分析,人們逐漸能梳理出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但事故具體原因,仍有待官方調查。

危險的預兆

北緯38°45′57″,東經46°43′43″,是伊朗國家通訊社發布的貝爾-212直升機最後回傳信號時的坐標。北緯38°46′4″,東經 46°41′33″,是土耳其國防部派出的救援直升機發現的熱源目標位置。數小時後,救援隊在這裡發現了相對完整的機尾,和被大火燒盡的主體殘骸。

在全球航圖信息數據網站Sky Vector上標出前述兩個坐標,可以看到它們位於一條南北向蜿蜒貫穿阿拉斯巴蘭山區的山谷兩側。這條山谷向北延伸,一直到伊朗和阿塞拜疆邊界的阿拉斯河。


當地時間5月19日下午1時許,萊希和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共同出席了阿拉斯河上吉茲加拉西大壩的落成儀式,然後乘坐貝爾-212直升機進入這條山谷。抵達前述兩個坐標位置附近時,直升機已經走過了從阿拉斯河畔到伊朗西北部城市大不裡士約三分之一的路程,即將飛出阿拉斯巴蘭山區。

5月19日,伊朗和阿塞拜疆邊境地區,伊朗總統萊希(左一)與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左二)一起出席吉茲加拉西大壩落成儀式。

這似乎是一趟安全的旅程。貝爾-212直升機上配備了兩名安保人員,還有一個三人機組,由來自伊朗陸軍航空兵的兩位上校飛行員和一名少校航空工程師共同組成。此前一天,他們將總統送到大壩。這一次,他們的任務是將總統送回130公裡外的大不裡士。出了阿拉斯巴蘭山區,剩余航程的地形相對平緩。


對於可以單人駕駛、以可靠著稱的貝爾-212直升機來說,這是一個奢侈的人員配置。該型直升機是從越南戰爭時期的美軍軍用直升機改造而成,自1979年以來一直被視為全球最可靠的直升機之一,貝爾公司官網宣稱該型機“每天都在世界各地一些最極端的氣候條件下可靠地運行”。

同行機隊中還有兩架蘇制米-171直升機,搭乘能源部長梅赫拉比安、交通部長巴茲帕什、總統辦公廳主任侯賽因等官員。外交部長阿卜杜拉希揚和東阿塞拜疆省長拉赫梅蒂原本計劃乘坐其中一架米-171,但最終陪同萊希登上了貝爾-212。

伊朗媒體發布過多張萊希搭乘米-171直升機的歷史影像,沒有官方報道解釋這一次他為何換乘貝爾-212。不過,2023年3月23日,伊朗體育部長乘坐的一架米-171直升機在巴夫特市體育館降落時失控墜毀,部長幸存,辦公室主任遇難。

此外,這架貝爾-212可能經過了特殊的改裝。土耳其媒體《土耳其日報》(Türkiye)援引“伊朗安全部門消息人士”的話說,萊希乘坐的貝爾-212上裝備了豐富的導航和定位裝備,除了標准的GPS系統和信號應答器外,還有一個可以72小時不間斷發出信號的特殊裝置。

伊朗媒體未證實這一細節。空難調查專家丹尼爾·阿傑庫姆對《中國新聞周刊》指出,如果山區疊加極端氣象,這些加裝的導航、通信系統的信號還是會受到影響乃至阻隔,可能導致無法准確判斷位置的飛行員將直升機駛向山壁等障礙物。這時,能探測到障礙物並發出警報聲的地形防撞和預警系統就顯得尤為重要。但目前,沒有任何信息顯示萊希乘坐的貝爾-212上加裝了地形防撞和預警系統。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1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3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