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印青温市遭砍杀: 中国校园砍杀频传 社会报复还是教育危机?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其他类社会抗争都被中国政府压制不能报道下,中国近期频传的校园砍伤事件格外引发媒体关注。5月20日,江西省的一所小学发生了凶杀命案,造成至少2死10伤。同日,云南省盐津县一所中学发生学生被同学砍死的事件。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是一种社会报复的行为;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国教育不管在校园安全或是内部管理上的一个系统性危机。但无论如何,都跟整个中国经济衰退有关,是中国社会的一大隐忧。

2死10伤


江西警方通报,江西省鹰潭市辖下的贵溪市文坊镇明德国小5月20日发生一起持刀砍人血案。一名45岁的潘姓女子持水果刀进入校园伤人,造成两人死亡、10人受伤,其中6人轻微擦伤。

新浪新闻说,嫌疑人是当地村里的医护人员,同时也是文坊中学一名教师的妻子。邻居表示嫌疑人平时看起来很正常,但性格有时会偏激一点。

5月21日,甘肃日报下属的奔流新闻报道,云南省盐津县一所中学5月20日发生一起学生被同学砍死的事件。

旅美时评人吴祚来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这些年来,中国的经济悬崖式跌落,很多人失业并且债务缠身,房贷也还不上,生活就要破产,他们既无法通过正常的管道去表达不满,也无法通过法律的方式去争取权益,所以将对生活绝望的仇恨转移到无辜的小孩子身上,因为这些弱者跟他一样无助。

吴祚来说:“他们的目的就是制造一个轰动效应,让中国社会都看到他的苦难、他的悲剧,然后把他的悲剧传播给更多的人,这就形成了他们这样一个逻辑。”

社会报复


他说,这些绝望的人感觉到这个社会没有一点公理和道义,所有人都是冷漠的,所以要来报复社会,让更多人分担他的痛苦。这种无差别杀人事件在上个世界70年代比较少听闻,因为从前的人生活有寄托,打拼收入与家庭支出可以获得某种平衡,但现在好像变得穷途末路。生活成为无法承受之重时,生命就变得比鸿毛还要轻,以致造成了这些惨烈的情况发生。

香港资深媒体人纪硕鸣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也表示,一般刑事案件的霸凌或杀人多半是跟谁有仇,带有某种目的性,但江西小学命案却是对毫无关系的学生下手,究其本质就是对社会报复的一种行为,而其背后自然是社会矛盾激化的恶果。

他指出,犯罪的内在原因和逻辑固然有多样性与综合性,但各种原因激发到最后忍不住要犯罪,归咎到底最终一条就是对人生的绝望。虽然这个绝望一定有社会环境变化造成的生活压力在,但社会崇尚什么则会有导向性。


崇尚斗争

纪硕鸣表示,比如一个社会崇尚文明,大家上下公车自然会跟公车司机打招呼或者让座给老弱妇孺;但如果一个社会崇尚斗争,骨子里以斗争强权作为一种社会精神的话,遇到矛盾自然就容易激化。因此,中国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有的人解决不了就动了想死的念头,一些会自我忍受的人选择轻生,以致中共当局现在恨不得在长江黄河上加上盖子,城市的桥上也要派人看着,以防止太多人跃下;但另一些极端的人,他不想自我忍受,就变成了杀人。

纪硕鸣表示,2016年人民网曾做过统计,当年全国有26起重大的校园砍伤事件,总共造成11人死亡,35人受伤,平均每个月至少两起,之后就不再公布,可能是数字太高。而凶手之所以选择没有还手之力的学生是因为校园是社会最薄弱的环节,最容易下手而且不会遭遇反抗,凶手可以多砍几个来出气。其次,砍杀孩子的影响很大,尤其在现在少子化时代,砍杀一个孩子,受影响的可能是几个家庭或是几代人。

根据网上视频,江西小学命案发生当天,有多名小学生倒地流血,还有人抱着受伤小孩抢救的画面。但这恐怕只是中国近来校园事故频传的又一起案例而已。

不久前,河南驻马店市西平县第四初级中学的一名学生才因不满被老师批评,下课后持刀刺伤老师,然后跳楼。江苏宿迁有一名13岁男孩在一所学校门前持刀捅死一名15岁少年。更早之前,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一名13岁学生被三名同学霸凌致死,弃尸掩埋。几天后,山东临沂朱保中学又发生多名男学生联手围殴一名学生,甚至将垃圾及泥土强行塞入被害学生口中。去年7月,广东省一所幼儿园也发生凶嫌持刀行凶造成6人死亡,其中包括3名儿童的案件。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92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