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特朗普: 美经济"跌入粪坑"?克鲁曼:道琼4万点打脸川普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克鲁曼。路透 美国历史悠久的道琼工业股价指数上周破天荒收盘站上4万点,如果共和党总统参选人川普现在还是白宫主人,想必该党人人都会站在屋顶上欢呼道指创新高、证明当前美国经济强健。然而,川普日前却在造势场合痛批,美国经济在现任总统拜登掌政下,有如掉进“毁灭的化粪池”。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在纽约时报专栏指出,他一向不认为股市是经济健康的好指针,但在美国政坛充斥阴谋论的今天,道指抵达这个重大整数里程碑,就格外值得注意。


拜登主政经济现况vs.川普阵营的描述

依照具体数据来衡量,美国经济现况十分良好。失业率一连27个月低于4%,仅次于1960年代末至1970年2月那段时期缔造的纪录。通膨率已从2022年顶峰大幅降了下来,尽管多数指针显示仍高于联准会(Fed)的2%目标。过去四年来,美国经济成长率也一直遥遥领先其他富国。

然而,川普18日却在德州一场演说中声称,美国经济正“塌陷入一个毁灭的化粪池”。

川普对经济现况的描述,显然与官方数据所显示的情况格格不入。倾向相信阴谋论的右翼人士可能指控官方数据造假,例如BLS可能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中移除咖啡价格(事实上并没有),意图协助拜登竞选连任成功。但实际上,美国劳动统计局(BLS)编制的劳动市场数据,以及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发布的国内生产毛额(GDP)数据,要动手脚非常难。

如何得知数据未造假?只要了解这些指针编算方法以及这些机构文化,就会明白。另一解答是查看民间独立机构编制的数据,例如采购经理人调查,得到的结果和官方统计数据一样,也指向通膨下滑。


道琼指数涨上4万点 戳破川普谎言

即使这些数据都太学术味、难以理解,还有个指针可参考:股价迭创新高。克鲁曼重申,要衡量经济有多好,股市并不是好的指针。然而,按常理,道指跃上4万点,与川普所谓经济跌入粪坑的说法完全不搭调。

尤其是,近来美股主要指数频频创新高,或许反映经济报告显示,今年初通膨升温,只是朝“软着陆”迈进途中遭遇隆起的路障罢了。


道琼指数和选股范围更广的标普500指数最近密集创新高特别值得注意,另一理由是因为2020年川普曾宣称,如果拜登胜选,“股市将崩盘”。预测失准是常有的事,但川普现在又宣称,如果他2024年没当选,股市将会崩盘。

川普这种说词只能用“可悲”来形容。但假如把川普的股价理论当真,以最近股市发展来测试2024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可能的结果,情况会是如何?

目前川普仍大有机会胜选,但平均民调显示他数月前取得的普选票领先优势已消失,尽管他在关键摇摆州的声势仍领先。赌盘显示川普仍小幅领先,但领先差距已较不久前大幅缩小。

所以,如果川普自吹自擂的股市理论正确无误,那么照理说,随着他胜选或然率下降,美股应该也会跟着下跌才对。事实上,美股近来却持续上涨。

克鲁曼再次强调,股价并非显示经济成功与否的好指针,真正重要的是就业、通膨和实质所得,拜登经济学(Bidenomics)倚靠的是这些基本面因素,而不是道琼指数。但在美国两大党中有一方卖力向选民灌输反托邦经济妄想的此时,以股价频频创新高这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来驳斥川普的谬论,就显得合情合理。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82 Seconds and 6 DB Queries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