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北京: 北京高校大挪移 大学的搬迁潮来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国一百多年的近代大学发展史中,经历过两次大规模迁徙。


一次发生在抗战时期,以西南联大一路迁徙到昆明为代表。第二次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是为了支援三线建设。每一次大迁徙,都伴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巨变。

如今,第三次高校搬迁大潮来了!


北京、武汉两大高校密集的城市为代表,近一年内,明确提出整体搬迁的高校,已经超过20所。

什么信号?

1

至少有数十所大学,正在实施或酝酿着搬迁的计划。

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是首都医科大学。

这所建立于1960年的北京市重点高校,正在迎来建校史上最大的一次搬迁。

该校目前在北京有5个校区,分布在东城、顺义、丰台,加起来总共358.24亩。

这些校区,将全部被腾退,集中搬迁到偏远的大兴区。

5月15日,北京大兴区政府发布了一则征地预公告,所征土地拟被用于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校本部)建设。

校区占地面积1100亩,是原先5个校区面积之和的3倍左右。

预计2028年,新校区投入使用后,首都医科大学的5个校区将全部搬至大兴,实现“一校一址”。

虽说新校区的地方更大了,但是这个外迁的距离也是真的远。

北京,一般大家公认的市中心,就是崇文、宣武、东西城,俗称“四九城”。后来随着城市外扩,北京的市中心扩大到城八区,算上了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

而大兴,不论怎么算都属于远郊了。首都医科大学搬迁后,将彻底告别北京市中心。

事实上,近年来高校搬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市中心“腾退”。

外迁最集中的两个城市,是北京和武汉,中国拥有高校数量最多的两个城市。

北京高校的“大挪移”,主要的目的地是雄安新区,这里将成为部属高校新的聚集地。


目前,北京计划搬迁到雄安新区的高校有15所,已经开始行动的有4所,分别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武汉的高校,则开始集体“逃离”省会。

比如武汉工贸职业学院、武汉轻工大学直接从武汉迁到了孝感市。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的新校区位于湖北省黄冈市。

武汉科技大学的新校区则在鄂州市。

除了北京和武汉,还有不少城市的高校也都在准备外迁。


比如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将从西安市中心的新城区,迁至西咸新区;

成都体育学院将从原先的武侯区,搬迁至成都和简阳市交界的东部新区。

兰州工学院则将从市中心的七里河区,被迁至兰州新区;

长春师范大学将从市中心的二道区,被迁至北湖科技开发区……

这些只是一个开端,后续预计还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外迁。中国前两次高校大迁徙,第一次是为了保留文脉,第二次是为了支援三线建设。

第三次大迁徙,又是为了什么呢?

2

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是拉动城市圈的发展,二是与产业布局相互协同。

我们先说城市圈。

城市之间形成都市圈,抱团发展,已经是当下城市发展的主流模式,但是两座甚至多座城市,要想真正拧成一股绳,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这种情况相下,大学城,往往被看做是能够最快聚集起高端人才,最快形成科研转化,能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招商引资的不二法宝。

千年大计雄安新区自是不用说,将北京最精华的一撮高校全都揽入怀中,不但为“山河四省”中的河北省拉来强援,更是摇身一变成为京津冀名副其实的教育高地。

还有成都,就在和简阳的交界处建设了一个东部新城,除了目前启动搬迁的成都体育学院,东部新城还将迁来西南交大交通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吉利学院等。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7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2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