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為什麼說中文是世界語言的壓縮包?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最近,日劇《四重奏》裡的一句台詞“人生,易如反掌”火了,這句中文翻譯也得到熱議。劇裡角色攤開手掌炫耀鑽戒,說著“人生、チョロかった”(直譯為“人生超簡單的”),字幕組卻用“易如反掌”一詞巧妙照應了劇情動作,達到完美的意譯效果,讓許多觀眾對這一幕劇情產生共鳴。




中文翻譯的魅力,總是能讓文字和語言一下子煥發蓬勃的生命力。


例如日劇《追憶潸然》,你能想象到它有一個“每次想起這段戀愛我就會哭泣”這樣直白的原名嗎?以及日漫《未聞花名》的直譯名則是“我們仍未知道那天看到的花的名字”,既繞口難記又少了中文翻譯的詩意。

還有不少英文名句,你能試著用最簡短的中文翻譯出來嗎?

The deepest truths are the simplest and the most common.(大道至簡)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身在井隅,心向璀璨)

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heart.(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 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優秀的翻譯能給外國語言第二次生命。措辭簡潔、句式靈活、聲調鏗鏘,這正是中文的文化底蘊之美所在。

可長亦可短,中文為啥這麼有“彈性”?


在小學語文課上大家都做過“修枝剪葉”的句子縮寫題目,無論使用了多麼復雜形容修辭的“枝稠葉茂”的長句,都能被縮短為只留“主幹”的短句。漢語語法學紛繁多歧,因為中文的根本特點在於它以簡易質樸的單位為基點,可以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做靈活多變的運作與發揮。

而中文的多樣性和靈活性也賦予了漢語更為高效的表達效率,用最少的字眼,能表達最多的含義。

在英文裡,詞性相同的字眼常用and來連接,例如man and wife/you and I/back and forth。但在中文裡,類似的場合往往不用連接詞,只要說“夫妻”“你我”“前後”就夠了。同樣地,一長串同類詞在中文裡,也任其並列,無須連接,“東南西北”“金木水火土”“柴米油鹽醬醋茶”皆是如此。

英文在形式上重邏輯,喜歡交代事物的因果關系。中文則不盡然。“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其中當然有轉折和先後承接關系,但是中文兩句上下文無需連詞,即可表達出任芳菲消遣而淡然處之的不言之喻。從事文學翻譯的大家許淵沖在翻譯王維這句詩詞時,也不免加上了兩個承接詞,才能譯出原意:


Though fragrant spring may pass away

Still here's the place for you to stay

(許淵沖譯)

而在大部分中文的語境裡,即使刪掉“因為所以”“雖然但是”,不但無損文意,反而可使文章幹淨。

(即使)行到水窮處,(但是)坐看雲起時。

(因為)清風徐來,(所以)水波不興。

除了連詞以外,紛繁復雜的動詞更是西方語言文法的是非之地。實際上,英文時態的變化,比起其他歐洲語言來已經單純得多。若是西班牙語,一個動詞就會變出“條件式現在時”虛擬式未完成/完成時”等十余種時態。而中文的名詞不分單復與陰陽,動詞也不變時態,不知省了多少麻煩。比如: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5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2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