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一場空前"浩劫":足以讓每一個中國人夜不能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說到博物館,許多人就會想起我國那些流失海外的文物。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自鴉片戰爭至今,共有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數量就達100余萬件。


討論文物流失,有一個繞不開的地方,那就是金村。對於中國考古界而言,這兩個字意味著一段充斥著悲憤與傷慟的記憶。

金村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雖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卻是東周王陵的所在地之一。20世紀二三十年代,埋藏於金村地下兩千多年之久的8座東周王陵和貴族大墓被盜掘,大量珍貴文物流失海外,很多為稀世珍寶、絕世孤品,其流失之嚴重絕不亞於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可謂中國國寶之殤。


正如金村東周王陵考古調查與勘測工作(2022年啟動)牽頭人、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趙曉軍所感歎的,“一組在地下深埋千年的東周王陵,在一段兵荒馬亂的動蕩歲月裡,不幸遇上一群野心勃勃的外國文物盜賊,由此引發一場空前的‘文物浩劫’。”“足以讓每一個中國人夜不能寐、扼腕歎息……”

文 | 陳文平 上海大學教授、中國海外文物研究中心副主任

1

多事之秋

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中國近代的多事之秋,軍閥混戰,政局動蕩不安。1928年4月,軍閥張作霖的奉軍進攻河南,與馮玉祥所部守軍展開激戰,連綿的戰火不但嚴重破壞了當地的政治和經濟秩序,還嚴重破壞了正常的社會治安管理。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1928年夏秋之際,位於洛陽附近的金村發生了中國文物流失海外史上驚天動地的大事件。




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平樂鎮金村東周王陵區地表現狀。新華社發(資料照片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洛陽市文物局調查資料《千年閱一城》中寫道:

1928年的夏秋之際,金村一帶天降大雨,村東大約一點五公裡處,底(地)層塌陷,露出洞穴,當地村民甚感奇怪,入洞探索,知為古代墓室,即行盜掘。隨後,開封基督教傳教士、加拿大(专题)人懷履光等亦聞風而至,搭棚立灶,脅迫利誘當地村民公開大肆掘盜,從1928年至1932年,先後掘盜大墓八座,出土數千件極為珍貴的古代文物。這些文物都被裝進了大大小小的籮筐,再用馬車運到洛陽,然後轉手倒出海外。


在竊取了大批稀世文物之後,懷履光曾寫了一篇題為《在支那發現的一群稀有遺物》的報道,刊登於《(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上,後又糾合了一些人撰寫了《洛陽古(故)城古墓考》一書,從此金村大墓馳名世界。

從上文資料可知,四年間,在金村的八座東周王陵大墓出土的數千件珍貴文物先是被古墓販子用馬車運到洛陽,然後尋找外國買家,交易完成後再運出海外。根據確切的資料,現今我們知道金村文物最大的買家,正是懷履光。

2

雙重身份

1897年,24歲的威廉·查爾斯·懷特被加拿大聖公會選派到中國福建傳教,開始了在中國長達38年的傳教生涯。他努力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並取了一個中國名字——懷履光。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9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