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电动车: 经济学家:美对中国电动车关税加码是政治表态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德国经济学家:对中国电动车关税加码是一种政治表态】


美国正式对中国 #电动车征收100%的关税。鉴于去年中国美国出口的电动车只有区区1.2万辆,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贸易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辛茨(Julian Hinz)认为,美国的新税率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宣示。详细采访请看…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May 16, 2024

美国宣布对中国电动车等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对中国的出口经济会造成多大影响?中国电动车出口的重要市场欧盟有会作何种反应?德国之声就此采访了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贸易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辛茨(Julian Hinz)。


德国之声:在对外宣布一段时间后,美国正式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的关税,作为经济学家,您如何看这种做法?

辛茨:对电动车征收100%的关税是很高的税率,这意味着,一辆车的价格会因此翻倍。不过从数量上看,这只涉及很小一部分,去年中国美国出口的电动车只有1.2万辆,相对于向全球出口的共150万辆,微不足道。从经济上看,(新税率)不会带来多大的变化,而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宣示。

德国之声:具体传递了什么样的态度?

辛茨:新的关税不仅针对中国的电动汽车,还涉及太阳能电池、钢铝产品、半导体等。在(美国)选举之年,这是一种对内政治的表态,当然也是表达对中国近年来所作所为的不满--关税针对的这些产业得到了密集的补贴。相关的讨论不仅在美国一直在进行,在欧洲也是如此。

德国之声:对中国最主要的一个批评就是政府对电动车的行业的补贴,可是人们也看到,在美国欧洲,也有高额的补贴流入了电动车行业,中国美国欧盟的补贴有什么区别?

辛茨:欧盟美国的目标是,通过推广电动车、太阳能来实现经济的绿色转型,这也是在中国得到大力补贴的领域,正如很多人指出的,在美国欧盟也是如此。一定程度上,这是目标上的冲突,欧美一方面希望有廉价的产品来推动绿色转型,另一方面则看到中国对市场的强力干预,有研究显示,中国的做法远甚于其他地方,具体措施有质的不同,结果就是那里的电动车和产能比世界其他地方高得多。

德国之声:可是中国的市场也很大,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成了世界工厂,这里的产能高不是很正常吗?


辛茨:可是中国的产能不仅是为了满足国内的消费,当然很大一部分是为国内市场生产的,但也有为出口建立的产能。这并不一定都是负面的,如果廉价的电动车能取代肮脏的燃油车。但另一方面,对市场的干预会危及其他国家的电动车工业,这是一个经过权衡之后的政治决策。

其他国家也有补贴,但问题是以何种范围和形式存在,涉及的是细节问题。就此欧盟委员会正在进行调查;美国在推出措施前也有过调查程序。关键是要如何做出反应,中国会怎么反应,欧盟会做出什么反应,会不会推出更多的关税?

中国去年出口了150万辆电动车,50万辆出口到欧盟美国只有1.2万辆,就是说,欧盟明显有着更有力的杠杆,可以更理直气壮地与北京政府谈论这件事。


德国之声:既然美国欧盟都有针对电动车的补贴,为什么说中国的补贴比其他国家的补贴更加罪恶呢?

辛茨:中国的工业政策多年来一直是,锁定特定的要做大的产业,由政府进行干预。你可以说,中国政府浪费资金,选出优先发展的产业,建立起巨大的产能,制造出大量廉价的电动车和太阳能电池,让全世界的消费者受益。但同时这也是扭曲市场的行为。对此是有应对机制的,比如世贸组织的法规。不能简单地说,这是好还是坏。

德国之声:您刚才说,如果欧盟在提高关税上有所举动,对中国经济的打击会更大,因为中国电动车出口欧盟的比例较高?

辛茨:是这样。

德国之声:您认为欧盟应该如果反应,您对布鲁塞尔有什么建议?

辛茨:已经启动的反补贴调查当然要按程序进行到底,以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要权衡,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从经济政策角度看,关税可以保护欧盟的特定产业,但也会导致我们绿色转型所需的一些产品价格上涨,我们不能指望中国制造商来承担这些成本。我们想要的是什么?需要权衡利弊。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95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