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灾难面前,苏联这招加速了大国解体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有一些苦难,已经过去很久,却又像刚刚发生,比如《切尔诺贝利午夜》中揭开的真实内幕——当局是如何封锁消息,制造人类史上的永恒噩梦。

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于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北部靠近白俄罗斯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一线人员第一时间发现并上报。在威力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的爆炸面前,副总工程师竟一口咬定没有爆炸,并以开除来威胁一线人员闭嘴。


苏联当局发现不能解决问题,就先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数百公里内,居民听到爆炸出来观望,在致死的辐射中惊疑不定。核电站管理层则忙着甩锅,副总工推给总工,总工又推给副总工。地方长官的最终指示,将旷世灾难在报告中变成了一场小火灾,无视常识和百万人的生命。

大灾难面前,苏联当局的第一反应不是负责和应对,而是一致封锁消息。

在三万倍致死量的辐射下,第一批逆行者,赶来扑灭“火灾”的69名消防员几乎全部丧生。灾区在政府组织下举行了人数创历史记录的“五一劳动节大游行”,一切都被当做没有发生。此后的15年内,将有8万民众死去,十多万人终身被疾病折磨,无数出生的婴儿畸形。




权力每撒一个谎,就是欠真理一笔债,这债迟早是要还的,还债的却不是欠债人。

当辐射云飘出俄罗斯,飘到欧洲,瑞典能源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国际原子能机构,声称检测到异常辐射,怀疑本国发生核泄漏。一时间专家和媒体惊疑不定,欧洲民众大骂瑞典,国际原子能机构迅速联系各国,各国纷纷展开排查,只有苏联不予回应。29日,美联社最先宣布,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


想让灾难不被权力部门所掩盖,唯一的办法是让它成为国际事件。



事故中出现了三位“吹哨人”:

一是现场值班长阿基莫夫,当场遭到训诫。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80 Seconds and 8 DB Queries in 0.005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