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此前仅有少数国家掌握这一核心技术,中国一举突破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大功率、高效率、低排放……相比汽油、柴油等传统内燃机,重型燃气轮机有着显着优势。


作为能源领域的尖端装备,重型燃气轮机研制难度极大。功率达百兆瓦级的重型燃气轮机,此前世界上仅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其关键核心技术。

2023年6月,设计功率为110兆瓦的国产“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通过产品验证鉴定,一举跨过百兆瓦门槛。




图片来源:中国航发

“燃气轮机与航空发动机相似,体现着一个国家的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日前,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发”)“太行110”研发团队总指挥赵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百兆瓦级的突破,背后是20年坚持不懈的奋战。”

扭住设计“牛鼻子”

重型燃气轮机研制涉及材料、结构、气动、燃烧、工艺、试验测试等20多个专业领域,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

“当年启动‘太行110’研制时,我国对重型燃气轮机的了解如同‘一张白纸’。”赵勇介绍,为了集智攻关,研发团队联合全国各地1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与大型制造企业,成立了“摘珠联盟”。

“设计是研制的‘牛鼻子’。扭住了,研发方向才能走对。”“太行110”研发团队副总指挥陈克杰说,“设计工作涉及大量计算、验证、测试,以及繁杂的图纸绘制、管路规划、标准制定等。”

没有现成的计算程序,研发人员就参考航空发动机通用计算程序自行开发;计算机性能跟不上,大家就想方设法优化模型、改进算法,通宵达旦试参数、绘曲线。


“通过自主开发程序,我们解决了热力循环计算与验证这一难点,实现了比功率、热效率等参数的准确设置。”陈克杰说,针对重型燃气轮机的特点,研发人员还构建了多个专用计算模型,计算出不同工况下机器的性能。

“饿了就啃口馒头,困了趴在图纸上打个盹儿,醒来继续干。”陈克杰回忆道,“5位技术人员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燃气轮机重要部件——透平叶片的设计与改进工作。即便放在今天,这也是难以想象的事。”

一张张设计图纸、一项项制造标准、一页页技术文档……凭借废寝忘食的刻苦钻研,研发人员先后攻克总体设计、压气机设计、燃烧室设计、透平设计、强度设计等一系列难关。


最终,研发团队完成了涵盖1600余个零件号、总计2000多份图纸的“太行110”总体设计方案,并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

跨过制造“绊马索”

设计方案有了,真正的挑战才开始——核心部件怎么造?它如同“绊马索”一般,横在研发团队面前。

当时,国内重型燃气轮机的材料与制造技术并不成熟,难以铸锻出合格的部件。特别是透平叶片、大尺寸轮盘等核心部件,国外技术封锁、国内从未做过,找不到任何参考。

“以透平叶片为例,它需要长期在高温、高转速、高气动负荷环境下运行。”研发团队冶金负责人丛健介绍,尤其是高达1200℃至1500℃的工作温度,对其制作材料与工艺要求极高。

首先需要找到一种耐高温的模具材料。考虑再三,研发团队决定从陶瓷型芯着手。

方向确定后,丛健与同事通过不断尝试,创造性制备出一种重要添加剂材料,又反复尝试10多种配比方案,最终确定了模具材料的配方。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