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俄在任時間最長防長紹伊古轉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12日提名前副總理安德烈·別洛烏索夫為國防部長,任命前任防長謝爾蓋·紹伊古為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


一些分析師認為,紹伊古離任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別洛烏索夫出任防長則意味著俄方有意提升國防財政資源的使用效率,改善俄烏沖突中俄軍裝備供應,更多地動用“經濟戰”手段運籌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

【政府“老臣”轉崗】


普京當天向俄聯邦委員會、即議會上院提交新一屆政府在國防、外交、情報、護法等領域7個部門主管官員提名名單,其中只有防長換人,其余均留任。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裡·佩斯科夫說,作為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將出任軍工聯合體委員會副主席,並繼續主管俄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紹伊古將繼續在熟悉的領域工作,他從內部非常了解這一領域。”

紹伊古現年68歲,按照法新社說法,是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政府任職時間最久的高級官員,資歷比普京還老。上世紀90年代,他以緊急情況部長身份,奔波於各種安全事故、自然災害現場,指揮救援,是俄羅斯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之一。

2012年,紹伊古在國防部發生腐敗窩案後被普京任命為防長。他上任後大力推進軍事改革,是俄羅斯任職時間最長的防長。

俄羅斯2022年2月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後,紹伊古與俄軍總參謀長瓦列裡·格拉西莫夫一個管統籌,一個管打仗。只是,由於俄軍撤回進攻烏首都基輔的部隊、在哈爾科夫州因烏軍反攻而潰退,兩人在俄國內和俄軍內部招致不滿和批評。盡管俄軍去年以來重新占據上風,在法新社看來,紹伊古風評仍未好轉。

今年4月,紹伊古副手、俄副防長鐵木爾·伊萬諾夫因涉嫌在國防部軍需合同和分包工作中收受賄賂,被法院批准逮捕。美聯社說,伊萬諾夫落馬被輿論普遍視為紹伊古被轉崗的預兆。

普京讓紹伊古轉任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路透社解讀此舉出人意料。這一職位在法律意義上高於防長,可以維持高層復雜的人事平衡,同時給紹伊古保留了顏面。

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相當於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同紹伊古一樣,前任秘書尼古拉·帕特魯舍夫是普京的老朋友和長期盟友。佩斯科夫說,帕特魯舍夫另有任用。


格拉西莫夫留任俄軍總參謀長。俄羅斯《國防》雜志主編、軍事分析師伊戈爾·科羅特琴科說,這將確保俄烏沖突中俄軍集團指揮的連續性。

【經濟專家“創新”】

新防長人選別洛烏索夫現年65歲,沒有軍旅背景,曾任俄經濟發展部長,2013年被任命為總統助理,是普京身邊最有影響力的經濟顧問之一,2020年出任俄聯邦政府第一副總理。


路透社報道,別洛烏索夫同樣與普京關系緊密,認同普京俄羅斯重新強大的願景,並與政府高層中一些希望更多創新、歡迎新思路的專家型官員共事。在俄烏沖突中作用顯著的無人機生產項目上,他發揮重要監督作用。

佩斯科夫說,俄羅斯當前形勢近似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蘇聯。當時,軍事和護法部門開支占國內生產總值(GDP)7.4%。這意味著,讓如此規模的開支更好地匹配國家總體經濟並進行整合至關重要。因此,普京希望由一名文官經濟學家執掌國防部。

佩斯科夫說,俄羅斯國防部要對創新、對引入先進理念、對創造條件獲取經濟競爭力持開放態度。“誰更歡迎創新,誰就能在戰場上取勝”。

軍事分析師科羅特琴科接受俄衛星通訊社采訪時說,別洛烏索夫擅長“以戰略眼光和非傳統方法完成俄羅斯面臨的一系列最復雜和最緊迫任務”。他出任防長將有利於提高國防財政資源的使用效率,改善俄烏沖突中俄軍裝備供應。

烏克蘭經濟學家阿列克謝·庫希在社交媒體臉書上寫道,別洛烏索夫在“創建俄羅斯經濟增長模式、深度結構轉型和適應制裁方面”發揮作用,他出任防長對烏克蘭來說是“壞消息”。

按照路透社說法,盡管俄羅斯在俄烏沖突升級不久便暴露出軍事上的弱點,並遭到西方最嚴厲制裁,但俄羅斯經濟大體上保持了穩定和增長。

德國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高級研究員、俄前外交官亞歷山大·包諾夫認為,提名別洛烏索夫這樣一名主流經濟學家和經濟領域主管官員出任防長,可能意味著普京打算依靠軍工企業和國際市場打贏這場戰爭。對俄羅斯而言,俄烏沖突的制勝策略不在於動員多少兵力、在戰場上取得多少突破,而在於利用俄軍工聯合體和俄整體經濟的實力優勢,向烏克蘭緩慢施壓。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5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