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地磁暴和太阳耀斑为何近期频出现?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近日,中国多地出现极光现象,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极光现象与地磁暴活动密切相关。地磁暴以及近期频繁出现的太阳耀斑为什么发生?对普通人的生活有影响吗?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对此进行解读。


这几天,极光现象在我国北京、内蒙古、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地出现,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极光的出现与地磁暴活动密切相关。5月11日9时,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除了地磁暴,近期太阳耀斑多次爆发,也引发热议。

什么是地磁暴、太阳耀斑?它们为什么发生?对普通人的生活有影响吗?记者采访了中国气象局专家,对人们关心的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极光的产生和绚烂多彩的颜色,与地磁暴的发生有关

“如果不是近期频繁出现的极光,人们可能很少关注到地磁暴。地磁暴对于人类而言,是既看不到又感知不到的。”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空间天气技术研发室高级工程师韩大洋说。

韩大洋解释,极光的产生与地磁暴的发生有关。地磁暴是指地球磁场出现剧烈扰动的现象,往往表现为地球磁场的方向和大小的快速变化。引发地磁暴的能量则是来自于太阳的爆发活动。在地球磁场与太阳高能物质“对抗”时,大气中的粒子也在吸收着能量,当这些原本不属于它的能量释放出来,就会发生闪光。400千米高度的氧原子释放能量时会产生红色的光,200千米左右高度的氧原子被次级电子激发时会产生绿色的光,100千米左右的氮分子会产生紫色的光,由此形成绚烂多彩的极光。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空间天气预报台台长郭建广介绍,最近日冕物质抛射过程较多,造成大地磁暴现象。未来几天,在我国北方高纬度地区如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还有机会看到极光。

太阳耀斑则是发生在太阳外部大气层的一种强烈闪光,其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积聚的巨大磁场能。一次典型的耀斑爆发会释放很多种不同波长的光,比如波长极短能量极高的伽马射线,还有波长几米甚至更长的射电波,不同波长的光又会出现相差很多倍的增强现象,如软X射线波段比较平时状态能增强5个数量级,而极紫外波段则能增强上百倍。

“耀斑是可以通过光学设备进行观测、拍摄的,不光是在地球上,科学家已经把专门拍摄耀斑的相机搬到了卫星上,24小时不分日升和日落地对它进行实时监测。”韩大洋介绍。

根据太阳活动趋势,地磁暴和太阳耀斑在近期频繁出现是正常的


2002年,中国气象局成立了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经过20多年建设,目前该预警中心能系统并准确地预报预警地磁暴等重要空间天气过程。

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专家介绍,地磁暴预警级别由低到高有蓝色、黄色、橙色、红色4个级别。太阳耀斑作为太阳表面的强烈能量喷发,分为A、B、C、M、X5个级别,其中A为能量最小级别,X为能量最大级别。

地磁暴和太阳耀斑为何近期频繁出现?是否正常?


韩大洋解释,地磁暴和太阳耀斑在近期频繁出现是正常的。统计显示,5月以来地磁暴已经出现3次,分别是5月3日、5月6日,以及目前还在持续的从5月10日23时开始的地磁暴过程。太阳耀斑就更多一些,进入5月以来的短短10多天内,就发生了X级耀斑10多个、M级的耀斑60余个。

“从目前太阳活动的趋势来判断,近期再次出现地磁暴以及太阳耀斑的可能性是比较高的。”韩大洋说。

对普通人的生活一般没有什么影响,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不需要专门防护

地磁暴和太阳耀斑,会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专家回应,地磁暴和太阳耀斑只会对航空、通信等高技术行业产生一些影响,对普通人的生活一般没有什么影响,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更不需要进行专门防护。

专家解释,太阳耀斑和太阳光很像,只不过它的能量要强上很多个量级。“当耀斑发生时,地球外包裹的电离层就会接收到比日常多得多的照射量,空气粒子快速移动,导致电离层的密度、结构发生改变,原本该反射回地面的无线电波信号受到影响。”由于电离层扰动而发生的短波吸收现象,给现代航空、航海等领域常用的短波通信带来如信号丢失、通信质量变差的问题。

不过,太阳耀斑不会影响普通人的生活。在大气层的保护下,耀斑所有波段的辐射都大幅减少,能够到达地面的部分微乎其微。同时,现代科技有办法来应对耀斑造成的无线电通信变差的问题,比如调整通信频率、改变通信方式等。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9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7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