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哈佛: 哈佛耶魯逆流而動 要求學生繳成績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商業周刊/ 撰文者:陳盈螢




昔日哈佛畢業生。 美聯社


摘要

1.美國名校哈佛、耶魯、麻省理工等宣布恢復政策,重新要求學生繳交SAT或ACT成績。

2.哈佛指出,標准化成績可以預測學生的大學和未來表現;而當學生不繳考試成績時,反而可能隱瞞部分信息,影響招生委員會的判斷。

美國名校們,最近似乎回頭對考試多了些青睞。

4月,美國哈佛大學宣布下學年開始,申請入學的所有學生都要繳交SAT或是ACT的標准化考試成績,這兩類考試成績用來檢核學生的高中學學習狀況。這也意味著,想進哈佛,不能再只是靠著漂亮履歷申請,還得要考試考高分才行。

這個舉動,為全球教育界再次拋下震撼彈。

為什麼說是再次?因為,在哈佛之前,像是布朗大學、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頂尖大學都已經宣布恢復此政策,重新要求學生繳交SAT或ACT成績。

這群頂尖大學可以說是逆風潮流,率先起義。


其實在過去四年,已經有超過兩千家美國大學決定不參考標准化考試成績,而是單純綜合評量學生的高中學習表現、老師為他們寫的推薦信,還有其他校內外優異表現等多元資料。

剛開始,這些大學是因為疫情導致標准化考試停辦。但到後來,多數大學都選擇延長這項政策,主要是他們認為,不參考采納標准化考試成績,可以增加新生報名的件數,為大學校園帶來多元化。

但如今,當持續朝向多元方向,拓寬入學管道,美國也還有上千所大學,不參采標准化考試成績的同時,為什麼這些美國頂大選擇走“回頭路”? 將考試成績和學習歷程並重,重新納入是否接受學生申請的一環。

哈佛大學Edgerley家族文理學院院長荷比.霍克斯翠(Hopi E. Hoekstra)在公開聲明中提到:“無論他們(學生)的背景和生活經歷如何,標准化考試成績都可以用來預測他們的大學和未來表現。”而且,哈佛也指出,他們從過去經驗發現,當學生不繳考試成績時,反而可能隱瞞部分信息影響招生委員會判斷,還有可能影響弱勢生權益。


也就是說,他們選擇重新要求學生繳交SAT或ACT考試成績,為的是更精准預測學生的未來發展,幫助招生過程更菁英化(meritocratic),同時又能增加社會多樣性(socioeconomic diversity)。

這項說法來自非營利組織Opportunity Insights(譯:機會洞察組織)的研究。該組織是由長春藤聯盟大學的經濟系教授組成,教授所代表的學校包含哈佛大學、布朗大學等。

他們分析了2017年至2022年,就讀8所長春藤聯盟大學內,不同族裔、家庭、性別的學生的3種成績:高中GPA(Grade Point Average,成績平均績點)、標准化考試SAT或ACT成績、大學一年級的GPA。

他們有三大發現。

SAT或ACT拿高分的學生,更容易在大一拿高分

他們發現,在SAT或ACT得到最高分的學生,他們大一的GPA,會比標准化考試成績落在前25%的學生高0.43分(編按:在美國,GPA滿分是四分)。此外,團隊還發現,當學生入學時沒有繳交考試成績,他們的大一GPA,會比起入學前繳交考試成績的學生還要低。

也就是說,在名額有限的情況下,校方又不采納考試成績,不僅難分辨哪些學生更合適就讀常春藤,更會占用掉其他更合適就讀的學生名額。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9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1 秒